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沒有被考驗過的,都不叫韌性

EMBA雜誌 2024-10-01 07:24



EMBA 雜誌編輯部 / 文


當疫情使顧客與觀光客驟減,公司營收只剩兩成;當缺工席捲服務業、公司品牌又逐漸離年輕人越來越遠,欣葉餐廳第二代領導人李鴻鈞,如何打掉自己過去的觀念,帶著團隊重新學習,發展出新能力?

公司裡有陪伴師,當員工有工作或家庭困擾,可以申請陪談;各分店每月有一個時段讓大家坐下,專門解決情緒,不解決事情。

這個公司不是新潮時髦的電商,而是創立四十七年、以台菜餐廳起家的欣葉國際餐飲公司。

「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就是能量,是一種動能,可以渲染。」欣葉執行董事李鴻鈞說。

理個小平頭、精幹身材,你會以為他是一個講究效率、治軍甚嚴的領導人,事實上,他極為細膩,不斷提到的字眼是員工的情緒、自我探索。

在台灣,欣葉可說是台菜的指標性品牌。一九七七年,公司由李鴻鈞的母親李秀英創立,從十一張桌子起家,到今天二十四家店,跨足台菜、日式自助餐、馬來西亞菜系等不同料理。去年,公司營收二十四億元。

李鴻鈞二十三歲時進入公司,二十九歲接任總經理,至今已經在欣葉工作超過四十年。問他這幾年有什麼樣的學習,他毫不猶豫地說:「活下來!」

歷經幾年前新冠疫情的試煉,最糟時公司營收只剩兩成。他沒有選擇裁員減薪,而是設法凝聚士氣,發動同仁爭取公司存活的機會。「沒有被考驗的韌性,都不叫韌性。」他刻骨銘心地說。

也因為這樣的淬鍊,公司發展了新的能力,跨進外送市場,並推出冷凍食品料理包,成為未來發展的第二引擎。

儘管疫情之後公司的業績大幅提升,創造新高峰,但缺工潮襲來,可說是另一波大海嘯。這時,他長久以來重視的,處理情緒,創造歸屬感,就成了重要的解方之一。此外,他將過去廚師必須曠日廢時才能升級的路徑打破,採模組化學習,讓年輕人有成就感。

李鴻鈞最近接受本刊專訪,以下是專訪摘要內容:

■在疫情期間,公司是否學習了哪些新能力?做出了哪些調整?

□我們最大的重點就是先讓自己活下來。這個時候大家會覺得做什麼都沒有用,可是我覺得,做什麼事情都可能有機會。公司一切都正常,沒有減薪、減人,也不放無薪假。欣葉有很多同仁都跟著我們二十幾年了,總不能公司不努力就停擺,這樣對同仁不公平。

為了存活我們什麼都做。該賣便當的賣便當,該做外燴的做外燴。動起來的幫助可能有限,可是大家士氣就不一樣了。

另外,我們要去了解現在消費者需要什麼?以前我們都是在半山腰做生意,想吃飯的人自己上山來。現在不一樣,我們要下山,要把自己介紹給客人。那時我就成立了欣葉生活廚房、欣葉快走服務,不再侷限客人要到欣葉吃飯,我們可以把東西送過去客人家中。

也因為做冷凍的料理包,發展出公司第二個引擎。做食品是我一直很想做,可是二十年來做不了的。其實我的工作就是在看,未來兩年到三年的可能性發展。我知道未來的消費趨勢,不一定在餐廳吃飯,有可能是在豪宅的交誼廳、在公園、在露營區,我們一定要跟上。過程中我們就學到怎麼跟通路、工廠對接。如果沒有疫情,這是生不出來的。

也因為做了很多,所以疫情緩和下來,公司恢復非常快。去年我們還掉大部分的貸款,就這樣翻過來了。聽起來像翻了一頁,可是這段時間不容易。沒有被考驗過的韌性,都不叫韌性;沒有被考驗過的勇敢,絕對不是勇敢;沒有被挑戰過的篤定,都不算是篤定。

■欣葉是個有歷史的品牌,有沒有碰到年輕化的挑戰?

□二○二二年,我在想,未來的欣葉我們想打造成什麼樣貌?我們就請市調公司調查,欣葉在現在年輕世代的心目中大概是怎麼樣?他們做了全面的訪談,做質性研究。

得到的結果,我真的是難過得要命。對年長的客人,我們是非常熟悉的品牌。可是對壯年、年輕人,我們離他們非常遙遠。有人說,欣葉這個品牌像一個老鄰居:我知道他在那邊,可是不往來;也有人說,就是一個過氣的藝人。可是至少裡面,沒有不好的評語,只是因為某些原因,欣葉跟他們走遠了。

其實這兩年,我們花在整理自己的時間比較多。我們做了組織的調整,讓每個品牌的主管去承擔品牌的發展。因為外面變化太快了。

現在年輕人是透過不同的新體驗,去創造情緒的價值。兩千塊錢的燒肉,他們也想要去吃吃看,因為過程的體驗他覺得值得。那我們不能再用我的菜很好吃,客人一定會買單的角度。這兩年,我們的想法觀念都在打掉重練。

■近幾年,缺工對餐飲業衝擊很大,你們透過哪些方法,因應這個課題?

□其實這個事情很難解。很多人調高薪資,增加福利或者給股票,的確這是一個方法。但你要先有個心理建設,自己到底想打造的是什麼樣的環境?那適合的就會留下來,不適合他就會走。這就是現在的狀況,你也不要怪他們,而要告訴他們,如果去外面不習慣,歡迎隨時回來。所以我們回來的人也很多。

第二,你要打造一個有歸屬感的環境。這需要公司做很多的事情,比如提供支持陪伴,還有人員的福利。另一方面,你也要讓同仁在公司有新的成長。

欣葉有很多老師傅工作三十、四十年。我們開始花時間重新梳理公司的SOP,包含把工藝單記錄下來。以前廚房的師傅,十五歲進來到真正能站在爐灶前,需要八年,現在很少年輕人願意這樣。所以要用模組化的學習方式,工作站一站一站地學。

比較特別的,在欣葉我們有陪伴師,這在很多公司叫作諮商師。從二○一四年就開始,當同仁碰到工作或家庭的衝突或困擾,可以申請陪談。

另外二○一七年開始,我們每一家店,一個月有一天上班時間,大家集合用五十分鐘坐下來談情緒。這個平台是解決情緒,不解決事情。工作、家庭、朋友,都可以談,大家可以支持你。

來源:《EMBA 雜誌》45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EMBA 雜誌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