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m of Vintage Jewelry 古董珠寶的永恆魅力
珠寶之星 2024-10-08 11:47
古董珠寶經過時間的洗禮,許多流傳至今的古董珠寶都是當時的精品,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更是珍稀罕見的藝術品。在拍賣市場上,古董珠寶一直是收藏家們爭相競逐的瑰寶。
Chaumet 紅寶石配鑽石項圈,約 1898 年製,以花環風格為主題,長度約為 315 毫米。
古董珠寶介紹
「古董珠寶」通常指的是擁有或超過一百年歷史的珠寶作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董」的定義並非一成不變,越來越多的珠寶作品會被納入古董珠寶的範疇,這使得古董珠寶不僅限於此範疇。
Chaumet 鑽石項鍊,約製作於 1910 年,此款項鍊為花環風格,裝飾有葉形圖案,項鍊長度約為 42.50 厘米,頭冠直徑約為 15.00 厘米,總重量為 123.65 克。
廣義來說,「古董珠寶」也可以指在過去 50 至 100 年間,具有鮮明時代風格的珠寶作品,甚至少於 50 年的經典作品,只要它們曾經引領時尚潮流、成為大眾追捧的焦點,都可被稱為「古董珠寶」。
Chaumet 鑽石項鍊,約製作於 1900 年,镶嵌了鑽石,每個鑽石上方都裝飾有精緻的玫瑰切割鑽石月桂葉,簽名為 Chaumet Paris,2023 年 9 月在邦瀚斯拍場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拍賣佳績。
美好年代珠寶:藝術設計的黃金時代
在 20 世紀初期的法國,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是珠寶界充滿創造力與創新精神的黃金時期。珠寶匠們競相創作出反映上流社會奢華與優雅的璀璨作品,此時 Chaumet 的珠寶作品堪稱經典之作。
BVLGARI 裝飾藝術胸針,約製作於 1930 年,每件開放式設計,由一組明亮切割鑽石的三角形組成,位於逐漸遞增的明亮切割、漸尖長方形切割和梯形切割鑽石之上。
Chaumet 的創辦人 Marie-Étienne Nitot 早在 18 世紀末期便成為法國皇室御用珠寶工匠,因為替拿破崙一世及約瑟芬皇后打造珠寶而聲名鵲起。作為皇室的御用珠寶商,Chaumet 以製作精緻華麗的皇冠聞名於世。20 世紀初期,在 Joseph Chaumet 的帶領下,Chaumet 的聲望達到巔峰,成為當時珠寶界的翹楚。
Chaumet 於 1896 年受奧地利大公夫人瑪麗亞 · 多羅西亞(Maria Dorothea)的委託,為她與奧爾良公爵菲利普(Philippe, Duke of Orleans)的婚禮製作了一頂華麗的頭冠。這件珠寶的設計以反向的拱形結構點綴月桂葉,支撐著大型鑽石,鑲嵌於精緻的錐形鏤空支架中,且可轉換為項鍊。由於此設計風格極具人氣,製作了幾個略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於 2023 年 9 月在邦瀚斯拍場上亮相,這也是少數仍留存至今的作品,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拍賣佳績。
鑽石冠冕,鏤空的棕櫚葉和漩渦紋飾點綴著明亮的鑽石,以一顆梨形鑽石為中心,末端飾有與中心鑽相似形狀的鑽石裝飾,造型華美。
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與鉑金鑲嵌技術的日益普及,珠寶鑲座的體積逐漸縮減,作品因此變得更加精緻輕盈。工藝師們得以巧妙地雕刻出花環、花冠、月桂葉紋、流蘇等元素,這些細緻的裝飾逐漸成為經典標誌,並在後來被稱為「花環風格」(Garland Style),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象徵。此外,能夠轉換為冠冕的項鍊也在當時廣受青睞,成為引領時尚的潮流標誌。
在 20 世紀的最初十年間,Marcus & Co. 以半透明的琺瑯珠寶作品文明,各種復古風格的珠寶搭配大膽且自信的設計風格,創造出雕塑般的多彩珠寶,展現了自然主義的欣喜雀躍。
根據邦瀚斯珠寶部總監暨亞洲區珠寶部主管楊俊賢(Stewart Young)的說法,「美好年代」的靈感源自 18 世紀的裝飾設計和大自然元素,以優雅曲線、精緻花環及藤蔓捲鬚為特色,深受珠寶藏家喜愛。「美好年代 」的珠寶喜偏好使用鑽石和珍珠,同時也運用了琺瑯。
裝飾藝術珠寶:幾何之美與異域風情的交織
美好年代的藝術盛世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過早結束,隨之而來的是裝飾藝術時期(Art Deco)。此時期對簡單生活與重組秩序的嚮往,亦在珠寶設計中展露無遺。幾何形狀的切割與簡約線條的珠寶作品逐漸成為主流。
Cartier 裝飾藝術風格鑽石手鍊,約製作於 1925 年,鑲嵌圓形切割與方形切割鑽石,長度約 190 毫米,簽名為 Cartier。
此外,此時女性掌握更多的自由與權利,參與社交場合的機會日益增加,這一變化促使可轉換式珠寶的誕生,為佩戴珠寶增添了更多靈活性。胸針、長項鍊和飄逸的流蘇成為了當時的時尚符號,而無袖連身裙搭配疊戴手鏈,成為追求時尚女性的經典穿搭。
Cartier「Tutti Frutti」別針,約製作於 1920 年。Tutti Frutti「水果錦囊」靈感源自印度文化。這系列為 Cartier 經典的作品,於國際拍賣場上屢屢拍出驚人的價格。
Rubel Frères 是一家位於巴黎的珠寶製作公司,被譽為頂尖的裝飾藝術珠寶商之一,並因與 Van Cleef & Arpels 的合作而聞名。Rubel Frères 的一條裝飾藝術風格長項鍊,以可轉換設計為其特色。這款珠寶作品由圓形鏈結組成,搭配一個可拆卸的流蘇吊墜,吊墜由活動鏈節構成,從精緻的鏤空結形圖案中垂下,鑲嵌了明亮璀璨的鑽石。這條橢圓形鏈結項鍊可靈活拆分為三段,轉換為手鏈或項鏈組合,展現了設計的靈活性與多樣性。該作品在拍賣會上以高價成交,充分體現了其珍貴的收藏價值。
在珠寶設計史上,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無疑是一個令人矚目的轉折點。根據邦瀚斯珠寶部總監暨亞洲區珠寶部主管楊俊賢(Stewart Young)的說法,裝飾藝術擁抱現代主義,其大膽的幾何圖案和簡潔的線條,與當時的現代建築遙相呼應。這種風格傾向採用純白鑽設計,又或是色彩鮮艷、對比鮮明的色彩組合。
這件抽象葉片形狀的珠寶,以光彩奪目的琺瑯漸變色由藍色過渡到綠色,並以燒橙色點綴,裝飾有蜿蜒的藤蔓,鑲嵌有鑽石,並以祖母綠、紅寶石和藍寶石作為點綴,簽名為 Marcus & Co.。
20 世紀初,珠寶設計師們受神秘的異國色彩深深吸引,其中 Cartier 與東方文化淵源尤其深厚,更造就了 Tutti Frutti「水果錦囊」風格珠寶系列的傳奇誕生。
從 20 世紀初至 1930 年代,Cartier 的珠寶中經常出現印度、波斯和蒙兀兒風格的裝飾圖案。1911 年,Cartier 家族成員踏足印度,從中汲取靈感,隨後創作出以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為主的色彩鮮明的珠寶作品。精緻的樹葉、花朵和莓果造型巧妙呈現,大自然的氣息透過輕盈的鉑金鑲嵌工法展露無遺。Tutti Frutti「水果錦囊」系列因此成為 Cartier 經典珠寶系列之一,於 1989 年,Cartier 獲得了此風格的專利,更進一步確立了其重要性。如今,私人珍藏中,常可見到 Cartier「Tutti Frutti」珠寶的身影。
Cartier 裝飾藝術鑲鑽石水晶手鐲,約製作於 1930 年。每顆紅寶石圓形凸面石鑲嵌於受波斯風格啟發的雕刻底座中,周圍配有漸變的翡翠、紅寶石和藍寶石圓形凸面石,置於水晶之上。
如果 1920 年代的珠寶以簡約及幾何圖案為特徵,那麼 1930 年代的珠寶則以其雕塑般的大膽造型為主要特徵。當時色彩斑斕的寶石被取代,改為單色寶石點綴,這些單色主題包括瑪瑙、鑽石、鉑金和水晶。水晶的堅實而透明的特性,與光線相互作用,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彷彿陽光穿透瀑布一般閃爍,讓珠寶匠得以雕刻出具立體感的建築形態,同時保持精緻輕盈的感覺。
Rubel Frères 裝飾藝術長項鍊,由橢圓形鏈節組成,鑲嵌有單切割鑽石,懸掛著一個可拆卸的流蘇吊墜,吊墜由活動的鏈節組成。橢圓形鏈節可轉換為手鏈 / 項鏈組合。
此外,伊斯蘭藝術也成為 Cartier 研究與靈感的重要來源。雅克 ‧ 卡地亞(Jacques Cartier)曾廣泛旅行於印度和波斯灣地區,路易斯 ‧ 卡地亞(Louis Cartier)則受到盧浮宮和裝飾藝術博物館「東方廳」中的伊斯蘭藝術收藏的深刻啟發。一款精緻的手鐲將雕塑般的奢華與 Cartier 獨特的波斯裝飾圖案完美融合,點綴著祖母綠、紅寶石和藍寶石,成為收藏家爭相競逐的臻品,在拍賣會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佳績。
古董簽名珠寶拍賣場上屢創佳績
在選擇珠寶作品時,藏家通常會根據不同的裝飾藝術風格來進行挑選,這一過程不僅彰顯了對藝術風格的欣賞,也為收藏增添了深度。例如,專注於特定類別的珠寶,如袖釦、胸針、戒指或動物造型珠寶,可以使收藏具有明確的主題,使整體展示更為統一。收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收藏主題,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和工匠作品,以提升收藏的專業性和價值。
Cartier 鑽石「Méandres-Bavoir」項鍊,1953 年製,此款項鍊以流動的曲線和華麗的設計聞名,由享譽全球的金工大師喬治 · 倫芳(Georges Lenfant)精心製作。
古董簽名珠寶越發受到青睞,在近期的拍賣市場上表現卓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藏家將其視為獨特的藝術品進行珍藏,掀起了一股收藏熱潮。自 19 世紀後半葉,珠寶工匠便開始在首飾背面或戒指內刻上名字。這一風潮在二十世紀進一步盛行,頂尖珠寶商及小作坊紛紛在珠寶上刻上名字,以彰顯其獨特的工藝和品牌價值。這種做法不僅提升了珠寶的專業性,也為收藏者提供了更多關於珠寶來源和歷史的資訊。
Van Cleef & Arpels 綠松石配鑽石項鏈, 約 1985 年製,此項鍊鑲嵌交替排列的鑽石和凸圓形綠松石,並配有梨形凸圓形綠松石流蘇,鑲嵌於黃金之上,簽有 Van Cleef & Arpels 標誌,項鍊長度約 463 毫米。2024 年 3 月,在富藝斯香港的春季拍賣會上,以超出拍前估價約四倍的價格成交。
Pierre Sterlé 是 20 世紀法國珠寶藝術界的傑出大師,以其獨樹一幟的創新設計而享譽業界。在當時,Boucheron、Chaumet 等巴黎頂級珠寶商都曾是他的顧客。他的創作風格深深影響了珠寶設計的潮流,使其成為法國最傑出的珠寶設計師之一。Sterlé 的珠寶作品不僅在當時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象徵,無數收藏家和設計愛好者為之傾倒。一款附有 Sterlé 簽名的天然珍珠配鑽石耳夾,於 2023 年底富藝斯日內瓦珠寶秋拍取得亮眼成績,足見經典獨特的魅力。
Van Cleef & Arpels「Puppy」K 金、祖母綠配瑪瑙胸針,約 1960 年製,以纏繞金線製作小狗身體,並點綴兩顆凸圓形祖母綠眼睛及一顆鑽孔縞瑪瑙鼻,鑲嵌於黃金上,帶有法國 18K 金鑒定印記和製作者印記。2022 年底,這枚小金狗胸針在富藝斯拍賣場上以超出拍前估價約十倍的價格成交。
1950 年,流蘇項鍊再次風靡,憑藉其靈活的弧形線條,成為胸前的完美點綴。Cartier 的 Méandres-Bavoir 鑽石項鍊是這一新時代的傑作,彰顯了珠寶的輕盈與靈動。這款項鍊由 20 世紀著名金工大師喬治 · 朗方(Georges Lenfant)製作,他的工作室為 Cartier、Van Cleef & Arpels、Boivin 和愛馬仕等頂尖巴黎珠寶品牌創作設計。Méandres-Bavoir 項鍊以其璀璨的圓形切割鑽石和優雅的金屬蜿蜒構成的漩渦圖案,成為奢華與精緻的表徵。2023 年底,該項鍊在日內瓦珠寶秋拍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附有 Sterlé 簽名的天然珍珠配鑽石耳夾,1960 年代製。Sterlé 為法國具代表性的珠寶藝術大師,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卓越的工藝,更以獨創性的設計理念著稱,尤愛運用鳥類、翅膀、羽毛和花卉等自然主題,
Van Cleef & Arpels 作為法式珠寶的代表,長久以來以其浪漫寫意、詩意童趣的風格著稱。1954 年品牌更推出了充滿童趣的「La Boutique」動物胸針系列,讓珠寶更具年輕化色彩,這一系列以可愛動物為靈感,展現了 Van Cleef & Arpels 在設計上的創新與多元。這些胸針以生動的金雕工藝刻畫出動物的毛髮質感,並以精緻的寶石作為眼睛,為每一件作品注入靈動的生命力,掀起了一股動物珠寶的熱潮。2022 年底,Van Cleef & Arpels 的一枚小金狗胸針在富藝斯拍賣場上以超出拍前估價約十倍的價格成交,成為全場焦點,堪稱一大成功。
Boucheron 藍寶石配鑽石手鐲,製作 1940 年代,手鐲設計優雅,以長方形切割藍寶石和明亮式切割鑽石為主要裝飾,結合黃金材質,內圍約 150 毫米,簽有 Boucheron 標誌。
綠松石在 Van Cleef & Arpels 的眾多經典系列中也佔有一席之地,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綠松石便被視為真愛的象徵,深受維多利亞女王的喜愛。這種色澤鮮明的寶石在從芭蕾舞者系列到「La Boutique」動物胸針,再到近年的諾亞方舟系列,綠松石的身影隨處可見。此外,「Alhambra」四葉草系列與當代「Ludo」系列亦展現了這種寶石的無窮魅力。此款 Van Cleef & Arpels 的項鏈巧妙地將綠松石的鮮明色調與鑽石的火光完美結合,搭配暖金色的結構設計,散發出優雅而奢華的氣息。此作品附有 Van Cleef & Arpels 品牌證書,經認證為 1985 年出品,無論是設計還是工藝均保持了品牌的一貫高水準。2024 年 3 月,此項鍊在富藝斯香港的春季拍賣會上,以超出拍前估價約四倍的價格成交,取得了卓越的拍賣成績。
然而不論如何,個人的喜好才是珠寶收藏至關重要的因素。藝術品的鑑賞並無絕對的對錯,真正的價值在於收藏者與珠寶作品之間的深刻情感連結。發自內心的喜愛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為這種個人化的情感投入能夠讓每一件珠寶作品都變得獨一無二,也讓珠寶收藏變得意義非凡。
來源:《珠寶之星》89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珠寶之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