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腦海馬迴持續長大,失智不找碴!怕忘東忘西這招按摩比針灸還厲害
早安健康 2024-11-05 11:54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f501a7d3491cf29fdf7f37e822656ad7.jpg)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現階段失智症在台灣的照顧,西醫是絕對主流,那加入中醫一起共同照顧會有什麼好處?林舜穀醫師表示,根據二〇一九年一篇納入超過 13,950 名失智症患者,追蹤期長達 15 年的研究可以發現,沒有接受中醫的病患,因為嚴重失能而需要入住安養中心,或由專人全職照護的平均追蹤時間為 4.72 年,而加入中醫照護組為 7.56 年,也就是說中醫可以延緩生活功能退化超過兩年的時間。
此外,研究也發現接受中醫治療之後,不僅住院醫療費用較低,平均住院時間也更短。
中醫的優點就在針灸
為什麼照護體系加入中醫,成效高出 2 年多將近 6 成?關鍵在於針灸。根據一項納入了 12 篇隨機對照試驗,涵蓋了超過 700 位患者的統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針灸結合失智症藥物愛憶欣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效果,顯著優於單獨使用愛憶欣。林舜穀醫師指出,針灸可以增強愛憶欣的療效。
針灸能改善失眠,而失眠已被證實是失智症的風險因子。改善睡眠質量有助於大腦在睡眠期間清除有害物質,如β- 澱粉樣蛋白。其次,針灸能促進大腦血液循環,減少神經炎症。針灸的另一個可能機制是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和釋放內啡肽方面有顯著效果,而能幫助緩解壓力,避免壓力可能促進大腦退化。
針灸更能保護海馬迴
根據發表於《美國老年精神醫學期刊》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針灸特別是對海馬迴的幫助十分顯著。海馬迴是我們大腦中負責記憶和學習的關鍵區域,阿茲海默症和其他認知障礙的早期階段往往首先影響這個區域。
這項研究顯示,接受針灸治療的患者,不僅在多項神經心理測試中的綜合得分顯著提高,他們的海馬迴體積也明顯增加,且海馬迴與其他腦區之間的功能連結有所增強。這說明針灸能夠有效促進大腦中負責記憶的區域發生積極變化,增強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和交流,從而幫助患者改善認知能力。
穴位按摩原理與針灸相同,但人人皆可做
研究發現,穴位按摩效果不輸針灸。二〇二四年五月發表在《高齡與老年學雜誌》上的一項網路統合分析研究,超過 3,641 位認知功能下降的患者,穴位按壓結合認知訓練與耳穴貼壓療法,在簡短認知功能測試(MMSE)中平均提升 4.54 分,這甚至超過了頭皮針(提升 2.51 分)和針灸加西藥的合併療法(提升 2.71 分)的效果。
林舜穀醫師指出,實際醫療場域中,針灸是中醫師才能進行的醫療行為,但病患不可能天天來看診,只有穴位按摩是人人皆可操作,而且可以天天進行,效果必然好。
幫助記憶功能的穴位按摩
❶準備動作:雙手合掌搓揉至溫熱。
❷將手掌放在兩側耳後上方,觸及頭骨凸起的地方(頂結節)前方約 2 至 3 公分處,用掌根旋轉揉按。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e0bb387fc6fdbc2ea994e8c88b7de637.jpg)
❸邊用掌根旋轉揉按,邊順著耳朵的弧形,由上往下移動,最後向下延伸至肩膀與頸部交界處。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f94c4a27b17d6f0276af85d69f855dc8.jpg)
Points.
此交界處可多按摩,該處可促進血液循環。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1882ad22d6e6482e6b6ffe6d3baf3bd3.jpg)
❹天衝穴按摩
位置:耳根後緣直上髮際約 3 指幅寬處。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輕輕按壓天衝穴,順時針方向輕揉 1 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輕揉 1 分鐘。保持輕柔的壓力,注意力度適中,以免造成不適。用掌跟按壓也可。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c607df72f2bede158fd518161447564e.jpg)
❺浮白穴按摩
位置:耳朵正後方,耳後髮際約 1 寸處,感到痠脹表示位置正確。
操作:用食指輕輕按揉浮白穴。兩側同時按摩 2 分鐘,力度適中,不要過於用力。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bfaf1f6da5990da15808e99c60e85f5d.jpg)
❻完骨穴按摩
位置:耳後乳突下緣凹陷處。
操作:用中指指腹輕輕按壓並揉動完骨穴,每次揉按 2 分鐘。這有助於減輕頭部壓力和疲勞。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d7e1a88d8cf74d2e87e95fec4e1742fe.jpg)
❼肩井穴按摩
位置:位於肩部,脊椎與肩膀邊緣連線的中點。
操作:用拇指按壓肩井穴,順時針揉 1 分鐘,再逆時針揉 1 分鐘。此動作有助於放鬆肩頸肌肉,促進血液流向大腦。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46191ca47b6e40a02616d54a1d87842a.jpg)
專家
林舜穀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台灣中醫家庭醫學醫學會 常務理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助理教授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763675/l/91f6a3a57d5ef29d4e499a2ecf0f1877.jpg)
來源:《早安健康》11 月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早安健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