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醫材浩宇3月上旬上櫃 rGBM啟動三期臨床力拚2026年取證
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2025-02-05 19:13
創新醫材添生力軍,浩宇生醫 (6872-TW) 預計 3 月上旬上櫃,浩宇開發的「NaviFUS 導航型聚焦式超音波系統」去年 11 月啟動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 (rGBM) 三期臨床試驗,預計今年底進行期中分析,力拚 2026 至 2027 年取證。
董事長陳正表示,旗下開發的「NaviFUS 導航型聚焦式超音波系統」去年 11 月啟動 rGBM 三期臨床試驗後,進一步藉由國際合作與販售、租賃 NaviFUS 系統研究機,以挹注現金流並創造利潤,同步加速拓展無創治療技術的應用,包括腦轉 (肺癌、乳癌)、阿茲海默症、5-ala 聲動力治療及藥物成癮等領域。
膠質母細胞瘤 (GBM) 為全球最難治的腦癌之一,美國每年約有 1 萬人因此病逝,5 年存活率僅 6.9%,患者平均存活期估計僅 8 個月,過去 100 年來,GBM 的治療方式進展有限,美國 FDA 也只核准 5 種 GBM 的治療方法。
總經理龍震宇說明,「NaviFUS 導航型聚焦式超音波系統」運用非侵入式技術安全開啟血腦屏障,可讓藥物直達腦部病灶,整個治療過程無須麻醉,完全「無創」(免開刀、不流血、無傷口),且患者可於門診治療,治療時間僅需約 0.5 至 1 小時。
浩宇指出,目前 NaviFUS 導航型聚焦式超音波系統在台灣進行合併 Bevacizumab 治療 rGBM 的樞紐實驗,並在美國展開先導性試驗。龍震宇也補充,浩宇選擇 rGBM 主因為臨床時間較短。
除針對 rGBM 治療,浩宇說明 NaviFUS 系統可精準將超音波能量遞送至腦部深層區域,實現神經訊號傳導的局部調控,以達到治療效果,也為癲癇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浩宇進一步指出,台灣已在去年第三季啟動頑性癲癇 (DRE) 臨床二期療效試驗,目前同時在澳洲墨爾本及美國三地進行 DRE 先導性臨床試驗。
浩宇表示,在 rGBM 與 DRE 市場持續成長的背景下,與全球最大「神經導航系統」設備商 Brainlab,以及全球最大「微氣泡顯影劑」生產商 Bracco 共同合作以提升知名度,並透過合作夥伴的全球網絡,加速連結浩宇與國際市場的終端客戶。
龍震宇也說明浩宇的商業模式,首先是販售機台的收入,研究機台售價約 60 萬美元,未來商用化售價將達 100 萬美元,且後續還有機台維護以及耗材銷售;另外,租賃也是商模的其中一部分。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