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自主檢測 後勁強
先探投資週刊 2025-02-06 12:47
![](https://cimg.cnyes.cool/prod/news/5852789/m/77d8635aaa9f6323c4ef5dacc1c62663.jpg)
地緣政治緊張,各國意識到半導體供應鏈風險,紛紛推動自主化,隨著先進製程精進、晶片走向複雜,閎康、宜特、汎銓等檢測廠扮演關鍵角色。
【文/周佳蓉】
AI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半導體產業日益受到重視,各國政府也對半導體發展表現出高度的關注,希望推進自主半導體,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並增強產業的競爭力,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貿易戰二.○的大刀很快就砍向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儘管墨、加實施日期延後,被各界視為川普談判手段的環節,然而面對著美中科技戰的越演越烈,美國商務部對先進製程晶片的緊箍咒、晶片關稅的呼之欲出,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業者無不積極備戰,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政經變化。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高度仰賴先進製程的突破,從過去的 MOSFET 發展到 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再到三星三奈米和台積電二奈米的GAA(環繞式閘極場效電晶體)架構,晶片結構越來越複雜,對材料分析和檢測的技術門檻越來越高,例如GAA架構中,讓閘極四面整個包覆通道,為了提升閘極控制電子的能力,顯微鏡的拍攝角度和次數都隨之增加,直接帶動了材料分析測試的需求;同時,為了確保產品良率和品質,半導體製造商在研發、生產、封裝等各環節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檢測。
此外,業界也看好,隨著 CoPoS、FOPLP、矽光子等新技術發展,檢測分析需求將持續水漲船高,從三大驗證分析廠二四年營收同步創下歷史新高,宜特二四年自結稅後盈餘四三.四五億元的歷史新高,全年EPS六.五元、年成長二六%,不難看出檢測分析市場的剛性需求。
新技術、製程微縮
除了技術進步的推動,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陸續推出晶片法案均包含巨額補貼,直接帶動整個晶片製造端產能需求和為檢測分析市場注入強勁動力。美國作為半導體技術的發源地,IC設計領域囊括全球四成市占率,但晶片製造產能不足,需仰賴台、韓的代工製造。美國拜登政府時期的晶片法案除了管制晶片行動升級,更已斥資五二七億美元,試圖恢復美國製造晶片的榮景。其中,台積電美國廠已證實取得第一筆十五億美元補助,公司預期晶片補助將逐步到位,共可獲得六六億美元;然而,在川普就任後以及由共和黨掌握的參眾議院是否會重新審議晶片法,則是未來的變數。
閎康啟用北海道實驗室
再以日本來看,日本政府為了實現半導體產值在二○三○年十五兆日圓的目標,推出了多項補助計畫,主要用於吸引外國企業或日本企業赴日設廠,分別於二一~二三年補助國際半導體廠,包含 JASM、KOXIA、Mircon、Rapidus 等公司,如台積電在熊本設立的工廠獲得了超過一兆日圓的補助,為推動AI領域研發,日本首相石破茂日前也宣布規模達六五○億美元的補貼政策,多家台廠已進行實驗室布局,有望搭上日本半導體復興浪潮而受惠。(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3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