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豪賭AI時代入口:市場看DeepSeek接入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2-17 15:20

DeepSeek 概念熱度持續攀升,港股騰訊 (00700-HK) 成為最新的受惠股,周一 (17 日) 盤中大漲超過 5%。消息面上,微信啓動 DeepSeek-R1 大模型灰度測試的消息引發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微信作爲騰訊的核心流量入口,在其搜索欄新增了「AI 搜索」功能,用戶能夠調用 DeepSeek-R1 實現快速問答與深度思考。
騰訊的 AI 戰略:後發制人
微信與 DeepSeek 的聯姻,預示著一場關於「誰掌控 AI 時代用戶入口」的卡位戰已經開始。 騰訊希望藉由微信這個超級應用,整合 AI 能力,將其轉化為像「水電煤」一樣的基礎設施,從而在 AI 應用領域開闢一條不同於北美的獨特道路:不追求底層模型的絕對領先,而是透過場景創新與商業化能力實現彎道超車。
「後發取勝,不急於一時」是騰訊總辦對 AI 的判斷。不同於阿里巴巴、字節跳動以算力或資本投入為主的策略,騰訊選擇以微信為切入點,將 DeepSeek 的開源模型與自身生態深度融合。這不僅規避了自研大模型的高成本風險,還透過數據與場景的獨佔性形成競爭壁壘。
接入 DeepSeek 後,AI 不僅能整合公眾號、視頻號等內容生態,還能透過個性化搜尋延伸至工作、社交、消費等場景。微信的護城河已超越單純的用戶活躍度 (DAU),轉向對「場景解鎖能力」的掌控。
DeepSeek 的高性價比與開源特性,使其生態滲透速度超越閉源模型。市場預計,微信的接入可能引發「雪球效應」,吸引更多開發者基於該模型開發垂直應用。其他競爭對手可能被迫調整策略。
騰訊透過「場景 + 數據 + 開源模型」的組合拳,正在定義 AI 時代的價值分配規則:模型層逐漸商品化,而入口級應用成為最大贏家。短期內,監管對壟斷的擔憂可能讓位於技術突破需求,為行業發展打開窗口期。
機構看法與市場反應
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DeepSeek 透過演算法優化大幅降低了模型訓練成本,如果騰訊大規模採用這一路徑,將有效緩解市場對其 AI 投入產出效率的擔憂。南向資金近一個月增持騰訊超過 50 億港元,表明長線資金認可騰訊的戰略轉型。
受利好因素提振,騰訊股價一度上漲至 512 港元,創下自 2021 年 10 月 21 日以來的最佳表現。
中信建投研報稱,DeepSeek-R1 作為開源模型躋身全球第一梯隊,加速了 AI 廠商的內卷。OpenAI 已經統一模型路線,在 GPT-5 中將為免費用戶提供可無限使用的「標準智能」。百度則宣布文心模型將於 4 月 1 日開始全面免費,並將在 6 月 30 日開源下一代文心 4.5 系列模型。
中信證券認為,Deepseek 在模型訓練成本降低方面的最佳實踐,預計會刺激科技巨頭採用更為經濟的方式來加速前沿模型的探索和研究,同時也會使大量 AI 應用得以解鎖和落地。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