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長期懷疑轉看多!大摩:外資還沒完全進場 數項關鍵因素正提升陸股吸引力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2-24 09:4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長期懷疑轉看多!大摩:數個關鍵因素正提升中國股市吸引力 (圖:Shutterstock)

近期多家國際投行紛紛看多中國股市,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在放棄看空立場後,繼續表達樂觀預期,小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 (Laura Wang) 上周五 (21 日) 說,儘管中國股市和香港股市自 1 月底來出現顯著漲勢,但外資尚未真正參與這輪反彈,仍有很大配置空間。

根據大摩分析和數據,推動港股這波反彈的主要增量資金來自「南向交易」,即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流入香港市場的中國資金。今年迄今,已有高達 25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香港。此外,一些區域性和專注於中國市場的基金也積極參與。


但王瀅認為,值得注意的是,總部位於歐美的積極管理型基金或被動型基金,尚未真正參與到這輪反彈,這代表大量潛在外資仍在場外觀望。「若你看美國或歐洲的主動型基金或被動型基金,他們實際上還未真正參與地緣政治變化、中國技術創新突破及民營企業座談會引發的市場反彈。」

大摩指出,幾個關鍵因素的變化正提升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首先,地緣政治局勢的緩和為市場注入信心。其次,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突破,特別是在上周一 (17 日) 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強烈信號,進一步增強市場的長期成長潛力。

以王瀅為首的團隊上周四 (27 日) 出具研究報告表示轉向看多中國股市,並預估 MSCI 中國指數有望再漲 4%。

報告中說:「中國股市 (尤其是離岸市場) 終於發生結構性質變,這讓人比去年 9 月反彈更加確定,MSCI 中國指數近期表現的改善能夠持續。」

大摩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團隊上周五也出具報告指出,近期的技術突破、民營企業座談會及阿里巴巴的高額資本支出計畫 000 被認為是「動物精神」回歸的早期跡象,但這種精神目前僅限於科技業。

報告提到,本次座談會重點轉向 AI、機器人技術和自駕等新興技術領域,這種政策導向的變化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優先順序的調整,科技行業正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大摩長期對中國股市持懷疑態度,本次顯著轉向顯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看法,可能正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