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信證券:短期跟著增量資金配置大盤藍籌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1998年救市時彈藥遠比我們充足。我們分析了香港特區政府1998年的“救市”過程,發現兩點:一,相比當時港股的成交額,香港特區政府手中的彈藥十分充足,8月14日至8月28日之間累計買入並持有的藍籌股占到總市值的10%,並且在14日和28日兩天里買入額占到大部分成交額;其二,“救市”目標非常集中,就是港股里的藍籌權重股。

“救市”資金將集中火力買入大盤藍籌,並輔以相應的預期管理。對比當前券商成立的平準基金,香港當時的“救市”資金力量相對於整個市場的成交體量還是非常可觀的,完全能夠直接通過自身的買入行為影響市場均衡價格。為起到最大的作用,我們認為“救市”資金將集中火力在購買大盤藍籌上,並輔以相應的預期管理。


短期將由增量資金偏好決定市場風格,跟著救市資金買大盤藍籌權重股。在未來一個星期,我們認為增量資金的偏好將決定市場風格。的確,不少機構資金仍然困在中小盤股,不可能馬上撤出並投入藍籌。但是,我們認為那些因為“救市”進入的增量資金才是短期的主要買入力量,短期應該堅決跟著他們走,不必糾結於其他存量資金如何脫身和如何轉向的問題。

藍籌股在本輪調整后有回歸價值中樞的動力。經過20%跌幅的調整,現在上證指數市盈率不到20倍,橫向與國際比較(包括與H股比較)都已經不貴,均值回歸動力增加。只是,原來的“賺錢效應”加速資產入市,現在的“虧錢效應”起的是反作用,提高了風險溢價,降低了價值中樞,放大了市場波動。

創業板應順勢而為,不急於搶反彈,中報業績將導致分化。對於高估值成長股集中的創業板,我們一直強調資本市場反身性的邏輯。這個邏輯依然成立,但它是一把雙刃劍。根據這個邏輯,這輪調整造成的估值下降也會起到相反的負反饋效應。所以,我們認為在這輪調整后投資者應該順勢而為,現階段不應該匆忙抄底。在中報業績開始披露后,創業板將出現分化,投資者或會更傾向於換倉到業績增長較扎實、亮麗的龍頭企業。

投資建議:短期我們認為應該堅決跟著“救市”資金走,買入低估值大盤藍籌權重股(主要是金融行業),但是避免周期性的石化行業。中期,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在自我修復的過程中,主板中的存量資金會買入在這輪調整中相比銀行業跌幅更大的低估值白馬行業(食品飲料、汽車、家電、醫藥、電力)。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