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新局:人民幣貶值是否將成中國反制武器?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25-04-11 18:17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引發市場對於中國是否將藉由貨幣貶值,做為其與美國日益加劇貿易戰的反制手段的揣測。中國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本周稍早觸及 7.4287 的歷史新低,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定在 2023 年以來最弱的水準。此外,在岸人民幣周四 (10 日) 也貶至 7.3509 兌一美元,為 2007 年以來的最低點。
此舉引發外界猜測,北京方面可能會允許人民幣進一步走軟,以緩衝美國總統川普關稅的衝擊。然而,分析師警告,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包括引發資本外流,而這正是決策者極力避免的情況,因此不太會過度貶值。
至北京時間周五,在岸和離岸人民幣此後均已有所回升。
CNBC 對 11 位分析師進行的調查顯示,大多數人並不認為人民幣在長期內會大幅貶值。相反地,經濟學家預計中國央行將會採取有序且漸進式的貶值。
匯豐銀行亞洲外匯主管 Joey Chew 直言:「人民幣貶值不會成為中國反制美國關稅的工具之一。」她表示:「事實上,快速貶值可能會削弱消費者信心並引發資本外逃的風險。」
中國在 2015 年人民幣貶值後,資本外流加速。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顯示,當年中國的資本外流近 7000 億美元。鑑於中國經濟已呈現放緩跡象,加上美國關稅快速上升威脅出口,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可能會使決策者的處境更加複雜。
歐亞集團中國區主管 Dan Wang 認為:「貶值已不再是一種有效的貿易武器。」她補充說,這樣做本身就會「引發金融危機」。
Wang 指出,資本外逃是北京最擔憂的問題。她補充說:「政府將盡一切努力向市場保證其有能力抵抗美國的制裁,並阻止市場上任何人做空人民幣。」此外,由於目前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已高達 145%,人民幣貶值所能帶來的效益也有限。
資深投資人 David Roche 說:「我認為中國希望在包括匯率在內的每個變數上都被視為穩定的中心。」
Roche 指出,鑑於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商品供應國,人民幣貶值也可能反而讓美國「更容易得利」。他表示:「讓美國為此付出代價的最佳方式是保持貨幣穩定。」
華僑銀行外匯策略師 Christopher Wong 預計,在短期內,不排除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出現「劇烈波動」,交易區間可能在 7.20 至 7.50 之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