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精點》高盛削本地銀行盈測,降中銀香港及東亞評級及目標價
經濟通新聞 2025-04-16 15:26
《經濟通通訊社16日專訊》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相比滙豐及渣打等區域銀行分別對25%及10%的收益資產進行對沖,香港本地銀行普遍持有大量未對沖的港元及美元帳簿,該行料美聯儲今年將減息五次,此舉增加了本地銀行的下行風險。此外,該行已因美國加徵關稅而下調香港GDP預測。基於下調淨息差預期及上調信貸成本,該行將香港銀行2025-2027財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平均下調14%、19%及15%。盈利預測下調中約85%源於淨息差因素,其餘來自撥備增加,認為市場共識尚未充分反映聯儲局五次減息的情境。
該行表示,考慮到本地樓市料持續低迷,且境外利率高於境內,削弱企業在港融資意願,故該行並未上調貸款增長預期,而銀行估值過去十年持續回落,現時似乎已見底,但在貸款增長疲軟與盈利能力下降的環境下,該行業以難獲得重大估值重估。
該行表示,將中銀香港(02388-HK)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因其股價對於其新目標價已無上行空間;同時將東亞銀行(00023-HK)從「中性」降至「沽售」,維持匯控(00005-HK)「買入」評級,並指東亞相比同業,東亞的內地貸款佔比更高,而香港住宅按揭業務比例較低,後者在增長表現方面跑贏同行,亦指東亞的貸款帳簿風險較高。(bn)
中銀香港(02388-HK) | 31.9->29.5 | 買入->中性 |
恒生銀行(00011-HK) | 112->99 | 中性 |
東亞銀行(00023-HK) | 10.7->9.4 | 中性->沽售 |
大新銀行集團(02356-HK) | 7.8->7.3 | 中性 |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