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洗產地」!美對東南亞祭太陽能關稅、最高3521%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5-04-22 13:02

美國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長達一年的貿易調查結果出爐,裁定對東南亞銷往美國的大部分太陽能電池課徵關稅,稅率依據不同企業和國家而定,最高達 3521%。這些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最終是否開徵,則要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ITC)6 月的表決結果。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太陽能公司 (First Solar)(FSLR-US)、南韓韓華 Qcells 以及幾家規模較小的業者於去年提出申訴,指控中國大型太陽能板製造商享有不公平的補貼,又利用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工廠把價格低廉的太陽能板輸出美國,導致美國產品競爭力落後。
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告的調查結果,不同企業和國家面臨不同的稅率,但都遠高於去年底宣布的初步數字。
舉例來說,中國晶科能源 (Jinko Solar)(JKS-US)(688223-CN) 馬來西亞廠產品,輸往美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率最低,為 41.56%,若是泰國,則稅率約 375%。
天合光能 (Trina Solar)(688599-CN) 自泰國輸往美國的產品,稅率約 375%,越南輸往美國的稅率超過 200%。
來自柬埔寨的產品,則將面臨總計超過 3500% 的稅率,因為被點名的製造商不願配合美國調查。
這項關稅象徵美國本土太陽能業者的勝利,卻也讓長期依賴外國廉價進口產品的美國再生能源企業,面臨更多的挑戰。
代表提出申請的美國太陽能製造貿易委員會聯盟 (American Alliance for Solar Manufacturing Trade Committee) 的律師 Tim Brightbill 說:「這是很強大的結果。我們相信業者將處理中國業者在這四個國家工廠的不公平貿易行為,這些行為長期以來傷害了美國的太陽能製造產業。」
下一個調查對象:印度、印尼、寮國
中國太陽能企業的股價周二 (22 日) 開盤後反應平淡,天合光能下跌 1.6%,晶科跌 0.9%,晶澳科技 (JA Solar)(002459-CN) 跌 0.1%,原因是美國課稅的裁定大致已在預期中,且業者之前就開始把部分產能轉移到免稅的印尼、寮國等地。
美銀全球研究 (BofA Global Research) 表示:「我們不認為高稅率惠帶來多大的財務影響,尤其是在最近實施對等關稅之後。」
Roth Industries 引述 Clean Energy Associates 助理主任 Joseph C. Johnson 指出,包括印度、印尼、寮國等,可能在今年稍晚成為新一輪關稅的鎖定對象。
晶澳科技表示,正在密切關注美國關稅發展,同時加速全球化布局,該公司在阿曼的工廠將在 20025 年底開始營運。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