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控(6623)完成獨立調查續停牌,葉迪奇以獨董身份任董事長
經濟通新聞 2025-04-24 09:30
《經濟通通訊社24日專訊》陸控(06623-HK)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尚未償還總貸款餘額為203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24.6%,其中消費金融的尚未償還貸款餘額為501億元,按年增加29.3%。公司早前因涉及關連交易審計疑慮及未按規定披露交易,自2025年1月28日於港交所暫停買賣至今,公司將繼續停牌致力完成所有復牌條件。
另外,董事會議決委任前滙豐中國行政總裁葉迪奇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兼董事長,即時生效。趙容奭將不再擔任董事長職務,即時生效,但將繼續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此項變動將區分首席執行官與董事長的角色,以符合上市規則的要求,同時進一步加強董事會的獨立性。同日,朱培卿辭任公司首席財務官、執行董事及授權代表職務;劉卉辭任非執行董事;而公司已委任席通專為首席財務官、執行董事和授權代表。
今年首季,公司所賦能新增貸款總額為573億元,按年增加19.1%,其中消費金融新增貸款為304億元,按年增加50%;消費金融貸款的不良貸款(NPL)率為1.2%,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為1.2%。
*陸控:會計處理存在調整空間,將重審財報*
根據公告,公司已完成由第三方律師及法證團隊主導的獨立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至2024年間,公司透過信託架構購買與關聯方有關資產,部分用作賠償零售投資者在私募產品
上的損失。雖與前核數師PwC指出的「補償關聯方」說法不符,但公司未按上市規則履行公告及審批程序,並在會計處理上存在調整空間。
陸金所將重審2022及2023年度財務報表,初步估算2022年度,公司合併資產總值預計將增加不超過0.5%,合併淨利潤預計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2023年度合併資產減少不超過2%,淨利潤下降約8%至15%,相當於8300萬元(人民幣.下同)至1.55億元。
經考慮獨立調查結果並為進一步強化公司內部監控,董事會已批准補救行動和進一步公司治理舉措。公司透過相關信託已支付合共13.7億元回購相關資產,以賠償購買投資產品的零售投資者的投資損失。公司已與同樣參與銷售投資產品的相關關聯實體進行討論,要求其按公平合理的原則分擔賠償損失。2025年4月23日,與關聯方簽訂協議,同意就零售投資者所產生的相關投資損失由關聯方和集團按照70%和30%的比例進行分擔,集團將根據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已支付金額的差額按照約定比例向關聯方追償。
公司又擬委聘獨立內部監控顧問就改進內部監控系統提供建議,以確保公司具備足夠的內部監控及程序以履行其於上市規則項下的責任。董事會已成立一個由公司4名獨立非執行董事葉迪奇、楊如生、李偉東及李祥林組成的臨時特別委員會,並由葉迪奇擔任主席,旨在全面負責實施公司內部監控系統提升,並定期向董事會進行匯報有關進展,直到公司達成相關復牌指引。此外,管理層亦成立一個由公司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首席風控官及首席風控專家組成的臨時執行委員會,並由首席執行官擔任主席,旨在協助特別委員會並定期向特別委員會進行匯報。執行委員會將協助內控顧問最終編製內控審閱報告,包括制定具體的內部監控改進措施及實施時間線。
於2025年4月23日,董事會議決委任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及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公司核數師,以填補免任羅兵咸永道及普華永道中天的空缺,並續聘安永為公司核數師,任期直至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東周年大會為止。
公司將於6月25日召開股東特別大會處理核數師更換議案,並計劃盡快發布所有尚待刊發的財務業績。董事會表示,公司經營正常、基本面穩健,將繼續致力完成所有復牌條件。股份將維持暫停買賣,呼籲投資者審慎行事。(eh)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