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重押農業科技夢碎!Plenty申請破產 估值曾高達19億美元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2025-04-26 14:00

美國知名農業科技公司 Plenty 日前向德州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家主打室內農場技術新創公司,曾獲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Group) 執行長孫正義、亞馬遜 (AMZN-US) 創辦人貝佐斯、零售巨頭沃爾瑪 (WMT-US) 等聯手投資,估值一度高達 19 億美元,如今卻無奈走向終點,成為農業科技泡沫化的最新案例。
Plenty 爭取到軟銀投資,卻始終未能實現商業化
Plenty 成立於 2014 年,由出身農村、主修經濟與音樂的 Matt Barnard 與農業博士 Nate Storey 聯手創辦。他們宣稱自家技術可實現全年無需陽光與農藥、產量為傳統農業 350 倍的垂直農場系統,並能栽種超過 300 種蔬菜。
為爭取投資,Matt 曾親自帶著栽種塔前往孫正義的家中展示,當場切割生菜贏得孫正義的青睞。
自 2017 年起,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 就開始大舉投資 Plenty,從 B 輪 2 億美元開始,接連領投後續 C(1.75 美元)與 D(1.4 億美元)融資。2022 年,Plenty 更完成由 One Madison Group 和 JS Capital 領投的 4 億美元 E 輪融資,總募資金額高達近 10 億美元,創下農業科技募資紀錄。
然而,十年過去,Plenty 始終未能實現盈利。儘管曾與沃爾瑪簽訂合作協議,進展卻緩慢。創辦人 Matt Barnard 更將重心轉往其他事業,導致核心人才流失,公司陷入經營困境。
實體農場縮水至一座,債務高達 5 億美元
儘管 Plenty 曾計畫在紐約、洛杉磯、北京與中東建設多達 500 座農場,但最終僅剩一座草莓農場仍在營運。根據破產文件,Plenty 的債務金額介於 1 億至 5 億美元之間。
Plenty 的經歷揭示出了一個殘酷事實:科技理想無法取代現實經營挑戰。就像 WeWork 的破產一樣,Plenty 曾誇下海口,聲稱農業將如電腦和電視般進入成本下降曲線,卻忽略了商業化難題與消費者接受度。
農業科技熱潮退燒,多家新創倒閉收場
值得注意的是,Plenty 的失敗並非個案。2024 年 11 月,農業新創 Bowery Farming 在融資逾 7 億美元後也宣布倒閉。
另一家 AppHarvest 更早於同年初申請破產。而孫正義投資的另一家印尼農業新創 eFishery,也在不久前因誇大營收數據被指控財務誤導。該公司自稱 2024 年前九個月營收達 7.52 億美元,但實際卻僅為 1.57 億美元。
隨著全球資金緊縮,投資人風險意識提高,新創企業若無明確獲利模式與穩健營運能力,將難以持續生存。
根據 PitchBook 統計,2024 年有近四分之一的新創公司在持平或折價條件下進行融資,創下近十年來最高紀錄。那些過度依賴資本、缺乏現金流的企業,正快速被市場淘汰。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