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執行長大膽預言:未來十年內 機器人將變得「免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1 19:40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中國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王興興,提出了一項震撼科技界的預言,稱「未來十年內,機器人將變得免費,甚至可能像今天的網路服務一樣普及。」這番言論不僅挑戰了現有產業邏輯,也激起各界對未來機器人應用的無限想像。
據報導,王興興指出,「免費」指的並非是「零成本」,而是指讓用戶方的使用成本趨近於零。就如同今日的網路服務一樣,未來機器人企業可能透過資料服務、場景訂閱或廣告分潤獲利。
王興興稱,一但機器人產量突破臨界點,邊際成本將趨近於零,例如「若要製造 10 億台機器人改造火星環境,每台成本可能僅需幾百元。」屆時,政府或企業將有可能像投放公共建設一樣,免費部署機器人,類似今日的 5G 基礎建設一樣。
而在醫療、救災、太空探索等領域,機器人的社會效益遠超過經濟成本。王興興設想,未來微型機器人可進入血管修復器官,大型機器人則用於移山填海或星際改造。
此外,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也於 2025 年 2 月共同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 2027 年實現核心零組件自主化率超過 80%、量產成本壓低至 10 萬元以下的想法,近一步支持王興興的說法。
同時,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爆發,也為機器人行業注入新動力。宇樹科技利用強化學習演算法,讓機器人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能學會行走、舞蹈甚至也學會武術。
王興興指出:「AI 大型語言模型將解決複雜場景的適配問題,讓機器人真正實現通用化。」開發成本因此大幅下降,加速「免費機器人」的實現。
傳統人形機器人多依賴高成本的液壓系統,維護困難且價格昂貴。但宇樹科技已憑藉自主開發的電驅動技術,推出 G1 人形機器人,售價僅為 9.9 萬元,且隨著技術進步仍在不斷下探成本,使機器人邁向規模化生產成為可能。
回顧歷史,王興興指出,蒸汽機、電力、電腦的誕生最初也曾被視為幻想,但最終都徹底改變人類文明。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