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看好美國靠「Uber化」挺過關稅衝擊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5-05-06 12:00

儘管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將於 2025 年進入經濟衰退,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美洲資產配置主管 Jason Draho 提醒投資人,不應低估美國經濟的潛在韌性。
他指出,若美國經濟最終未因新一輪關稅而陷入停滯性通膨或明顯放緩,市場需準備好接受「與預期不同」的結果。
Draho 表示:「當經濟衰退成為共識時,歷史往往證明這樣的預測是錯誤的。」
他引用近年的經濟數據指出,2022 年與 2025 年第一季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 初估值皆呈現負成長,但非農就業數據卻出現超預期增長,顯示勞動市場持續強勁,與 GDP 數據產生背離。
Draho 指出:「2022 年 4 月美國非農新增 42.8 萬人,遠超預期;而 2025 年 4 月也有 17.7 萬人的增幅,同樣超出市場預期 3.9 萬人,兩次 GDP 下滑皆受到供給面衝擊影響,前者源於供應鏈過度訂單,後者則與企業為應對關稅提前備貨有關,但這些短期變數尚未動搖整體經濟動能。」
此外,他提醒,2022 年市場亦因聯準會升息與地緣政治風險而恐慌,惟 2023 與 2024 年美國 GDP 仍穩健成長 2.85%,顯示市場擔憂未必反映實際走勢。「現在忽視經濟保持彈性的可能性,也可能是另一種錯判。」
Draho 指出,美國能否持續避開衰退,將取決於是否仍保有類似過去幾年推動增長的條件,例如穩健的家庭財務結構、移民帶動的人口紅利與供需靈活調整能力。
他以「Uber 化效應」為例,認為美國經濟具備高度彈性與價格調整機制,有望吸收新一輪關稅壓力。
在分析股市動態時,他指出標準普爾 500 指數今年已反彈 14%,顯示市場對於關稅最終影響的解讀較為審慎,並非預設為全面衝擊。他強調:「投資人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未能設想其他可能結果。」
他也提醒,雖然市場尚未完全反映與關稅相關的經濟數據疲軟,但這或將為股市創造分階段進場的機會。「當數據看起來變差時,進行配置會很困難,但回顧過去兩年,美股一直在『攀登恐懼之牆』,而那些恐懼從未完全實現。」

Draho 最後引用巴菲特名言指出:「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要懂得貪婪。」他建議投資人保持開放心態,審慎應對短期波動,不應過早排除美國經濟維持穩健的可能性。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