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佔韓13%GDP!前五大企業掌控40%經濟命脈 尹錫悅時代集中度再破表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5-06 12:30

最新數據顯示,南韓大型企業在該國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以三星集團為首的前五大企業佔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 40%,若擴大到全部大型企業集團,佔南韓 GDP 規模更接近 80%。
《韓聯社》報導,去年被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指定為公示對象的 92 家大型企業集團 (資產 5 兆韓元以上),合計實現銷售額 2007.7 兆韓元,佔名目 GDP 的 78.8%,其中資產規模在 11.6 兆韓元以上、被歸類為「相互出資限制企業集團」的 46 家大型企業,合計銷售額達 1833.1 兆韓元,佔 GDP 的 71.9%。儘管這些企業僅佔公示對象企業集團的一半,但銷售額佔比高達 91.3%,反映出南韓大企業結構高度集中在主要大型企業。
雖然企業銷售額也包括海外收入,跟 GDP 類別不完全一致,但考量到它們代表特定時期的產出,因此可以作為衡量大公司集中度的標準。
具體來說,三星以 331.8 兆韓元的銷售額位居首位,這一數字相當於 GDP 的 13%,緊隨其後的是現代汽車集團,去年銷售額 279.8 兆韓元,相當於 GDP 的 11%,之後是 SK 集團的 205.9 兆韓元,相當於 GDP 的 8.1%。三星、現代汽車、SK、LG 和樂天五大集團的銷售總額合計達到 1025 兆韓元,佔 GDP 約 40%。
南韓大企業集中現象由來已久,各屆政府對此的態度與政策取向有所不同,有的將其視為亟待整頓的「結構性問題」,有的則認為它是支撐國家經濟的「中堅力量」。
自 2017 年執政以來,南韓前總統文在寅將「經濟民主化」作為核心政策之一,推動以公平交易委員會為主導的財閥改革,重點整頓不正當內部交易,並致力於建構共生型經濟生態。在此政策影響下,大企業銷售額佔 GDP 的比重從 2018 年的 70.9% 逐步降至 2019 年的 68.7% 和 2020 年的 65.3%。
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爆發,具備強大應變能力的大企業銷售額迅速成長,銷售額佔 GDP 的比重在 2021 年升至 73.5%,2022 年更攀升至 85.2%,創近年來新高。
自 2022 年 5 月上任以來,南韓總統尹錫悅推行下調法人稅、放寬企業監管等政策。儘管過去兩年該比重略有回落,2023 年和 2024 年分別為 79.4% 和 78.8%,仍明顯高於文在寅政府初期水準。
業界分析認為,南韓大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已進一步加深,且此集中趨勢可能持續,未來如何在維持大企業競爭力的同時確保經濟公平性,將是南韓政府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