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貿易逆差恐變「打地鼠」遊戲?專家預警川普關稅無助美經濟失衡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致信多國貿易夥伴,宣布 8 月 1 日將提高關稅,以期解決其聲稱「困擾美國數十年」的貿易逆差。不過,經濟學家批評,川普根本搞錯重點,他普過於簡化的貿易逆差解決方案,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負面經濟後果。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貿易逆差恐變「打地鼠」遊戲?專家預警川普關稅無助美經濟失衡(圖:shutterstock)

忽略美國服務業優勢

川普長期以來認為,雙邊貿易逆差對美國經濟乃至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並譴責其他國家「占美國便宜」。他自 1980 年代後期就主張向能負擔的國家徵稅,以終結美國龐大的逆差,例如日本。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S. 貿易分析師 Penny Naas 指出,時隔近 40 年,川普的資訊仍「完全相同」,而關稅已成為他試圖重新平衡世界,以獲取讓步的首選工具。

然而,分析師批評川普過於關注貨物貿易的雙邊逆差,這忽略了美國在服務業的「巨大優勢」。Hinrich Foundation 貿易政策主管 Deborah Elms 強調,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勞工受僱於服務業,包括金融、通訊、零售、酒店等行業。

她指出,僅關注貨物貿易是「只用到一半的方程式」,並據此制定出的政策可能存在問題,因為它未能充分捕捉到貿易流動的全貌。歐盟的數據也顯示,其與美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是平衡的。

關稅計算不合理

此外,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制度是基於美國與各夥伴的貨物貿易逆差簡單計算,而非真正與貿易夥伴對美國產品的關稅或非關稅壁壘掛鉤。批評者擔憂這類關稅忽視了全球分工與專業化的現實。

Naas 警告,美國並不具備所有產品的自然稟賦,例如香蕉和咖啡必須進口,這也是供應鏈長期發展的原因。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 Mary Lovely 則對「放棄這些專業化帶來的收益」表示擔憂,她指出這不僅是效率提升,還關乎能否獲得特定產品,包括工業品和美國生產商所需的關鍵投入。

即便是一些支持川普貿易方法的經濟分析師,如 Alan Tonelson,也認為沒有必要對咖啡和香蕉等產品徵收關稅,他甚至認為勞力密集型商品如服裝、鞋子和玩具也不應徵稅。

逆差可能移轉

關於關稅能否有效減少貿易逆差,經濟學界也存在分歧。Lovely 表示,她和大多數經濟學家不認為川普的關稅能如他所承諾般減少貿易逆差。她指出,由於美國的消費始終多於生產,因此必須從國外借貸。即使川普成功縮小與特定國家的逆差,也將像「打地鼠」一樣,逆差會轉移到其他國家。

她舉例指出,第一波貿易戰後,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占總進口的比重下降,但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卻增加了。

然而,經濟分析師 Tonelson 則認為,雖然不需要完美的貿易平衡,但美國數十年來累積的貿易失衡確實過高。他引述經濟學家 Maurice Obstfeld 和 Kenneth Rogoff 的研究,該研究發現 2000 年代的全球失衡與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密切相關」。

Tonelson 強調,當貿易失衡過大時,可能預示著「重大的金融危機」即將到來。他堅決反對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貿易逆差不重要的觀點,並認為川普就職以來的貿易政策主軸不僅正確,而且是「早該如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