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股價反彈,美中貿易暫緩緊張,科技與金融市場面臨風險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3 01:35
蘋果股價反彈,美中貿易暫緩緊張,長期風險待解決
蘋果 (AAPL-US) 股價因美中貿易戰降溫而強勢反彈,周一一度漲逾6%,主要受川普與庫克通話影響,預期蘋果將擴大至5,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計畫,並興建更多生產設施[1]。儘管短期市場情緒回暖,蘋果仍面臨關稅壓力,特別是iPhone和Mac電腦的部分關稅尚未取消,顯示出供應鏈調整至越南和印度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美中雙方在日內瓦會談後宣布大幅降低關稅,這被解讀為習近平的「硬碰硬」策略奏效,可能有助於維持中國經濟韌性,但台灣需警惕長期結構性風險,專家建議企業應加速分散風險布局,以應對未來挑戰[2]。
在此背景下,美中貿易關係在川普政府的推動下出現暫時緩和,雙方達成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協議,顯示出市場對於貿易緊張局勢的期待[3]。不過,美歐貿易談判卻再度陷入僵局,歐盟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仍在考量中,且美方對於降低關稅的承諾模糊,顯示出其對其他貿易協議的優先考量[4]。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的不確定性,市場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走向及其對供應鏈的潛在影響,尤其是在液化天然氣和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的投資機會。
目前,蘋果 (AAPL-US) 面臨成本壓力,考慮在 iPhone 17 系列中調升售價,主要因高階機型仍依賴中國生產,且美中之間的20%關稅未見改善。庫克避免將漲價與關稅直接掛鉤,以免引發消費者不滿[5]。市場對新功能能否支撐漲價持疑慮,若需求減少,將影響蘋果的市場策略。與此同時,美國與中國達成90天的關稅暫停協議,推動美股主要指數大幅上漲,科技股如蘋果也因此受益,顯示市場情緒回暖[6]。然而,長期來看,蘋果的漲價策略仍需謹慎評估其對消費者需求的影響。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暫時取得進展,雙方同意在90天內降低關稅,這一消息推動全球股市和美元上漲,然而市場對長期協議的可行性仍持謹慎態度[7]。儘管大部分商品的關稅已降至30%,但小額包裹的豁免政策未作調整,這對中國電商平台如Temu和Shein構成潛在衝擊,未來若無法納入減免範圍,將成為其發展的重大挑戰[8]。專家指出,這只是漫長談判的開始,未來仍需密切關注政策的不確定性及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特斯拉與科技巨頭面臨挑戰,金融市場表現不佳,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
特斯拉 (TSLA-US) 的股價受到「馬斯克溢價」的強烈影響,儘管基本面惡化,投資者仍對其未來願景抱持信心,推動市值短期內大幅上升,但馬斯克的爭議行為也可能引發股價波動[9]。同時,台灣14家上市金控在2025年4月的獲利表現不佳,合計獲利腰斬,年減超過65%。其中8家壽險公司因匯率影響出現虧損,僅有少數銀行型金控如玉山金和永豐金表現穩健,顯示出金融市場的整體壓力[10]。這些趨勢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股和金融股的不同反應,未來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美國科技七巨頭正面臨類似「中年危機」的挑戰,因為他們在AI技術的快速發展中未能迅速適應,導致股價波動和市場份額的縮減,特別是Google和蘋果等公司面臨搜尋流量下降和技術延遲的壓力[11]。相對而言,微軟和輝達因成功整合AI技術而獲益,顯示出市場對於技術創新的迫切需求。此外,軟銀的「Stargate」計畫因美國關稅政策和市場不確定性而陷入停滯,儘管計畫初期宣稱將投入千億美元,但融資進展緩慢,且關稅壓力可能推高建設成本[12]。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科技巨頭在AI浪潮中的轉型壓力與機遇,未來的競爭將更加依賴於其對新技術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策略。
儘管科技企業如Meta (META-US) 和Alphabet (GOOGL-US) 在第一季財報中表現優異,市場卻因川普的關稅政策而面臨不確定性,分析師警告這可能是經濟風暴前的「最後一次歡呼」[13]。關稅問題的討論熱度已超過人工智慧,顯示出市場對未來的擔憂,尤其是亞洲客戶的廣告支出減少可能對小型科技公司造成更大影響。隨著企業對未來經濟放緩的警覺性提升,市場情緒顯得愈加謹慎,這可能會影響整體科技股的表現及投資者信心。
川普重啟最惠國價格政策引發藥品業界擔憂,印度加強社媒管控顯示全球市場不確定性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