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呼籲日本支持CPTPP,美中貿易協議重塑全球供應鏈與經濟前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3 13:00
台灣呼籲日本支持加入CPTPP,美中貿易協議影響全球供應鏈與經濟前景
賴清德在《日本經濟新聞》專訪中強調,台灣希望與日本合作,呼籲支持台灣加入CPTPP,並以半導體與AI產業為核心,構建非紅色供應鏈以對抗中國的貿易不公平[1]。此舉反映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的積極角色,尤其是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習近平也重申關稅戰沒有贏家,強調各國需團結協作以維護世界和平[2]。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台灣在美日合作中尋求更大經濟與安全保障的決心,並可能促進區域內的經濟整合與合作。
瑞銀對美中暫緩加徵關稅的協議表示樂觀,認為此舉將有利於亞洲硬體市場,特別是台灣的AI供應鏈,減少對硬體銷量的負面影響[3]。儘管80%的科技產品關稅已獲豁免,20%的芬太尼關稅仍可能影響中國PC出貨量。瑞銀對利潤率較低的無晶圓廠及筆記型電腦ODM持保守態度[3]。同時,美國4月關稅收入創下16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顯示出川普政府加稅政策的影響。然而,隨著美中協議的推進,未來的稅收可能面臨下降風險,預算赤字也持續擴大至1.05兆美元[4]。市場需密切關注接下來的Computex及瑞銀亞洲投資論壇,這將成為AI硬體部署的重要指標。
美中貿易協議的初步達成,雖然關稅大幅削減將促使物流業迎來出貨潮,但仍有30%的關稅存在,影響商業模式及消費成本。進口商面臨的成本上升將轉嫁至美國消費者[5]。同時,面對潛在經濟衰退的風險,美國富豪將資金轉向瑞士,開設投資帳戶及購買黃金,顯示出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6]。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市場對於貿易政策及經濟前景的敏感反應,未來的運輸需求及黃金需求將成為關鍵指標,影響全球供應鏈及資本流向。
儘管美中貿易協議的達成有助於降低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但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其效果來得過於遲緩,無法根本阻止經濟放緩的趨勢[7]。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大幅降低,市場反應積極,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然而,持續的價格壓力及政策不確定性仍將對消費和就業造成壓力[8]。此外,其他國家如南韓也在密切關注此協議的進展,期望能在不選邊的情況下協商自身的貿易協議,顯示出全球貿易格局的微妙變化與未來的不確定性。
AI搜尋引擎崛起,亞馬遜重啟快遞合作,科技巨頭積極創新應對競爭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演進,Perplexity計劃募資5億美元,估值將達140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AI搜尋引擎的強烈需求。特別是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推崇下,該平台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並引發蘋果考慮整合此技術於Safari中,進一步加大對Google的市場壓力,導致其股價重挫[9]。此外,三星推出超薄Galaxy S25 Edge,厚度僅5.8毫米,搭載高階AI功能,旨在搶佔市場先機,對抗即將上市的iPhone 17,顯示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科技巨頭們正積極透過創新產品來維持競爭優勢[10]。
亞馬遜 (AMZN-US) 與聯邦快遞 (FDX-US) 重啟合作,簽署大件商品配送協議,顯示出在美中關稅休戰的背景下,跨境電商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此次協議不僅有助於亞馬遜降低送貨成本,還填補了聯邦快遞的業務空白,進一步強化其市場地位[11]。同時,Shein與Temu在關稅調整的緩衝期內,將能夠有效補充美國庫存,這對於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12]。整體而言,這些動態顯示出電商巨頭在供應鏈優化及成本控制上的積極應對,未來市場格局將持續受到政策變化的影響。
聯寶擴增產能迎接5G需求,潤弘精密強勁營運展望持穩成長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動能均線獲利股
#營收創高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