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矽谷再起!馬來西亞躍升全球半導體樞紐 吸引AI巨頭加碼布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3 15:00

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正加速崛起。根據產業數據,馬來西亞目前掌握全球約 13% 的晶片封裝與測試(OSAT)業務,並占據車用晶片封測市場近四成,已成為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出口國,承擔美國 23% 的晶片生產。
作為東南亞半導體重鎮,馬來西亞檳城被譽為「東方矽谷」。自 1972 年英特爾 (INTC-US) 設廠以來,這裡已匯聚超過 50 家晶片工廠,包括英飛凌、美光 (MICR-US) 、日月光投控 (3711-TW) 等全球知名半導體公司,建立起完整封測生態系。不僅帶動製造聚落,也孕育大批本地技術人才。

除了產業聚落與人才優勢外,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與基礎設施亦為其加分。作為東南亞物流樞紐,馬國吸引多家全球頂級供應鏈業者進駐,使其具備快速出貨與分銷的能力。
2024 年,馬國政府也推出《國家半導體戰略》(NSS),明確提出將「檳城升級為亞洲晶片研發與製造樞紐」,與鄰近的居林(Kulim)科技園區形成雙核心推進科技產業升級,從「封測代工」邁向「設計與製造並進」。
在中美科技戰升溫、美國強化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的情況下,馬來西亞憑藉中立立場與先進封測能力,成為科技巨頭重新部署的重要節點。
2023 年,馬來西亞半導體出口額也超過 1,200 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晶片組裝品進口來源國。
據悉,輝達 (NVDA-US) 已將大量 AI 晶片改經馬來西亞中轉出貨,突顯其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
根據台灣官方資料統計,2024 年前四個月馬來西亞共進口 64.5 億美元 GPU,遠超去年全年數值。輝達 2025 財年第一季營收為 430 億美元,單季就有 53.3 億美元進入馬來西亞,佔其總營收的 13%,幾乎與中國市場持平。
此外,馬來西亞近年也與新加坡合作打造「柔新經濟特區」,納入半導體為核心產業,企圖整合兩國優勢,吸引更多外資與高階人才,加速技術升級。
同時,馬國也正與泰國、印尼等國洽談組成區域晶片聯盟,打造東南亞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
儘管仍面臨如外籍勞工依賴高、本地年輕人對製造業意願低等挑戰,但馬國政府展現決心,積極吸引國際合作。
近期,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更是親自會晤超微半導體 (AMD-US) 高層,洽談建構長期戰略夥伴關係,欲推動馬國從晶片封測進軍晶片設計與先進製程,邁向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層級。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