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局勢微妙,習近平呼籲合作,科技巨頭積極創新引領市場變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中貿易休兵後局勢微妙,習近平呼籲國際合作,市場情緒回暖
美國總統川普在與中國達成貿易休兵後,將矛頭指向歐盟,批評其貿易行為比中國更為惡劣,並強調美國在與歐盟的談判中擁有優勢,要求歐洲應承擔更多醫療費用[1]。同時,中國則取消對波音的禁令,恢復交付,預計將有約50架飛機交付,這對波音的業務將帶來即時提升,但若關稅問題未解決,交付計劃可能受阻[2]。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美中貿易關係的微妙變化及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新調整,市場需密切關注未來的政策走向及其對相關產業的影響。
花旗分析師指出,美中貿易關稅的急劇下調將為中國股票市場帶來正面情緒,並促進強勁漲幅,尤其是在A股與港股市場的重估過程中,這一政策成為重要催化劑[3]。隨著美國對中國關稅從145%降至30%,以及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從125%降至10%,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有所回升,科技創新如DeepSeek-R1的推出,進一步推動科技股上漲[4]。儘管貿易緊張緩解,花旗也提醒這可能降低北京推出緊急刺激措施的動力,未來的經濟政策走向仍需密切關注,特別是在海外資金對中國資產興趣上升的背景下,市場的結構性深化期或將持續。
美中經貿高層會談達成暫時協議,雙方同意降低關稅至30%和10%,並暫停額外關稅90天,顯示出美國在工業轉型與傳統就業間的矛盾日益凸顯[5]。同時,台灣總統賴清德呼籲日本支持台灣加入CPTPP,並以半導體與AI為核心,構建非紅色供應鏈以對抗中國的貿易不公平[6]。專家指出,若無法平衡科技升級與傳統就業,製造業復興的願景恐難以實現,未來全球企業需重建韌性供應鏈以應對挑戰,顯示出國際貿易格局的深刻變化與挑戰。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暫時緩和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關稅戰無贏家,呼籲國際合作以維護全球穩定[7]。瑞銀則指出,這一協議對亞洲硬體市場情緒有利,特別是台灣的AI供應鏈受影響較小,預計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將達4390億美元[8]。然而,仍需警惕芬太尼關稅對PC出貨量的潛在影響,並對利潤率較低的公司持保守態度,顯示市場在樂觀與謹慎之間尋求平衡。
科技巨頭創新加速:蘋果全玻璃iPhone與阿里AI戰略引領市場變革
蘋果(AAPL-US)計畫於2027年推出全玻璃iPhone,這一創新設計將取消傳統螢幕開孔與瀏海,顯示出其在產品設計上的大膽變革,可能引領市場新趨勢[9]。此外,阿里巴巴(BABA-US)的「三位一體」戰略也在逐步成形,蔡崇信強調未來所有業務將全由AI驅動,顯示出科技巨頭在數位轉型上的積極布局[10]。這些動向不僅反映出科技產業的創新潛力,也預示著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持續投入資源以維持競爭優勢。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演進,Perplexity這家新創公司正計劃募資5億美元,估值有望達到140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AI搜尋引擎的高度期待。尤其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推崇下,Perplexity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甚至引發蘋果考慮整合其服務於Safari,對Google母公司Alphabet造成股價重挫的壓力[11]。同時,三星推出的Galaxy S25 Edge以其超薄設計和高階AI功能,提前對iPhone 17發起挑戰,顯示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科技巨頭們正積極尋求創新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尤其在晶片供應鏈面臨挑戰的背景下,智慧型手機的旗艦產品成為關鍵成長動能[12]。
美中貿易協議的初步達成,雖然關稅大幅削減,但仍有30%關稅存在,對進口商和消費者的影響不容忽視。物流業者指出未來貨櫃數量將顯著增加,運輸需求可能推高海運價格,進一步加重供應鏈成本[13]。同時,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促使富豪將資金轉向瑞士,開設投資帳戶及購買黃金,顯示出對穩健經濟的需求上升,瑞士成為避險首選[14]。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市場對於不確定性的高度敏感,並可能改變未來的消費模式及投資策略。
印度戰損數據引發誤傳風波,官員對認知戰表示強烈不滿
印巴衝突中,印度面臨的戰損報導引發廣泛關注,特別是一張被誤傳為《CNN》的圖表,顯示印度損失戰機6架及無人機553架。然而,實際數據顯示其損失僅為2-5架戰機,且巴基斯坦無戰機損失[15]。這一誤導性信息被視為認知戰的手段,意在羞辱印度,並可能與巴基斯坦或其支持者有關。印度官員對此表達強烈不滿,尤其是在美國總統川普宣稱美國調停後,印度感受到更大的壓力,顯示出地緣政治中信息戰的複雜性及其對國家形象的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