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最大恐慌已過!張錫:台股掌握AI發展底牌 高點仍可期待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5-05-13 21:24

美中關稅談判取得實質進展,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今 (13) 日受訪時表示,「最大恐慌已經過去」,10% 關稅應為美國心中的底線,半導體比民生必需品更剛需,相信稅率不會太高;面對川普「人造熊市」,台股企業獲利不排除會下修,但據彭博預估,今年企業盈餘年增率仍有 25%,不用過度驚慌,台灣掌握 AI 發展的底牌,更有轉嫁成本的話語權,AI 依舊是市場成長的主要引擎,以基本面正向來看,台股今年還是有機會超越去年高點。
白宮 12 日發布兩國聯合聲明,美國將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自 145% 降至 30%,中國將對美國商品關稅從 125% 降至 10%,雙方應於 5 月 14 日前落實。張錫認為,「最壞已經過去」,10% 是合理稅率,雖有 90 天談判暫緩期,但最近大家發現貨架快空了,川普了解到供應鏈不可能在 3 個月內重新建立,中國僅課 10%,相信其他國家應該也不會太高。
談及台美關稅談判及半導體關稅議題,張錫直言,半導體比民生必需品更剛需,稅率太高不利於美國人民與廠商,若要發展 AI 沒有半導體不行,應該不至於課太高的稅率,否則最終受傷的還是美國人。
張錫說,今年上市公司預估獲利年成長超過 2 成,基本面不變,本益比仍會往上,加上新台幣趨升吸引外資進來買進布局。隨著不確定因素慢慢消失,下周 Computex 登場,從科技業展望、上市櫃股東會、AI 產品下半年出貨狀況來評估,基本面偏正面看待,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成長。
張錫進一步指出,下半年還是電子傳統旺季,上半年雖有急單,但也沒那麼急,GB 200 訂單甚至遞延,整體來看,AI 供應鏈還是越來越好,終端需求持續增加,四大 CSP (雲端服務供應商) 資本支出大幅增加,第二季淡季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差,這是長線趨勢帶動的,今年 AI 應用從雲端到終端,終端應用會越來越多。
張錫再次對投資人信心喊話,關稅與匯率的影響終將有限,長線來看重要的還是市場剛需,台股有 AI 這張底牌,晶片製程的技術目前仍難被他國取代,這就是台灣談判的籌碼。
在中美兩大經濟體的角力下,全球掀起「去中化」轉單效應,AI 供應鏈將再次重組,台灣供應商除了具有垂直分工與規模經濟的優勢之外,與美國品牌商之間的深度合作,將讓台灣繼 2018 年美中貿易戰後再次扮演關鍵角色,提升在全球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在這波「股債匯大亂鬥」存活下來,要相信時間就是最好的良藥。
談及日前新台幣暴升導致債券部位出現匯損,張錫認為,現在把債券當作領息階段即可,簡言之,債券或債券 ETF 就是匯率 + 利率的總和,匯率有小幅受傷,利率降得比較慢,但現在配息率還是不差,市場總有來回震盪,新台幣長期落在 27.5-33.5 元區間,等到降息確定再來實現資本利得也不遲,長期投資還是沒有問題。
- 關稅戰火升溫!該逢低佈局還是止損出場?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