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漲200點 外資連買八日 航運科技股成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3 20:45
台股漲200點 外資連八日買超 航運與科技股受青睞
台股今日上漲200點,外資連續第八天買超,顯示出市場對於後市的樂觀情緒。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89.5億元,其中外資獨占151億元,主要集中於貨櫃三雄的陽明 (2609-TW)、長榮 (2603-TW) 和萬海 (2910-TW),這突顯了航運業在全球供應鏈復甦中的重要性[1]。同時,外資也增持了南亞科 (2408-TW) 和台積電 (2330-TW),表明對半導體及科技股的持續看好,尤其是在全球科技需求回升的背景下,這些企業的成長潛力受到市場重視。金融股方面,中信金 (2891-TW) 和國泰金 (2882-TW) 也成為外資的加碼對象,反映出資金對於金融業的信心。另一方面,群創 (3481-TW) 則成為賣超的焦點,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表現的疑慮。整體而言,台股在外資的推動下,展現出強勁的上漲動能,仍需關注外資的進出動向及其對市場的影響。
台股市場動態:光模組需求強勁、貨櫃三雄表現亮眼、台積電擴產信心十足
環宇-KY (4991-TW) 在法說會中強調光模組需求持續強勁,預計第2季業績將優於首季,全年有望逐季成長。儘管首季營收小幅下滑,但年增幅度顯著,顯示出市場對於光電產品的需求仍具韌性[2]。同時,兆豐銀行啟動的「迷你棒球」捐贈計畫,旨在提升基層運動參與度,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並促進兒童的團隊合作精神。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也可能吸引更多家庭對其金融產品的關注[3]。另一方面,ETF市場的熱潮引發了對責任額制度的質疑,金管會已收到大量陳情信,顯示出市場對於投資風險的高度關注,並促使監管機構檢討相關制度,這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資本市場運作[4]。綜合來看,無論是光模組的需求增長、基層運動的推廣,還是對於金融市場規範的呼聲,都反映出當前市場環境的多元化與挑戰。企業在此背景下需靈活應對,以把握機會並降低風險。
貨櫃三雄在第一季的財報表現顯著,長榮 (2603-TW) 和萬海 (2615-TW) 分別實現57%和88%的年增獲利,長榮更連續四季每季獲利超過一個股本,顯示出其在海運市場的強勁競爭力[5]。相對而言,陽明的獲利則出現年減,顯示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業者對於美中貿易戰的暫時緩和持樂觀態度,認為中國重啟出貨將刺激海運需求。萬海計劃透過提升運營效率來增強競爭力,顯示出其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和應對策略。另一方面,中鼎 (9933-TW) 在首季因美國子公司信用減損影響,導致每股虧損1.52元,董事長強調公司資金運作穩健,並計劃增資以強化財務結構,顯示出在面對挑戰時的應變能力[6]。此外,數位發展部針對中國產品傾銷問題展開行動,與電商業者合作以維護市場秩序,這不僅是對國內市場的保護,也反映出政府對公平競爭環境的重視[7]。整體而言,貨櫃運輸業的強勁表現與中鼎的挑戰形成鮮明對比,未來市場動態仍需密切關注。
台積電 (2330-TW)(TSM-US) 宣布第一季配息5元,創下新高,並計畫斥資152億美元擴展先進產能,顯示出其對未來市場需求的強烈信心[8]。與此同時,佳能 (2374-TW) 雖然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第一季每股純益僅0.3元,但仍相信2025年營收將實現雙位數成長,並計畫在機器視覺產品上進行創新,顯示出其在困境中尋求轉型的決心[9]。此外,藥華藥 (6446-TW) 對美國新藥價政策的反應顯示出其產品Ropeg不會受到影響,這反映出公司在政策變動中的靈活應對能力,並持續關注政策發展以減少潛在風險[10]。整體而言,這些企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展現出不同的應對策略,顯示出台灣企業在全球經濟環境中的韌性與創新潛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