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馬來西亞成為GPU轉運中心,全球貿易政策變化影響市場動向及科技股表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3 21:00


馬來西亞成新GPU轉運中心,美國與印度貿易政策變化影響全球市場動向

馬來西亞在2024年4月的GPU進口額達27.4億美元,創下新高,顯示出該國可能成為輝達 (NVDA-US) 的新轉運中心,尤其在美國對中國出口限制的背景下,這一現象引發市場對其流向的質疑[1]。同時,美國計劃放寬對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的AI晶片出口管制,旨在加速這些國家的AI基礎建設,進一步強化輝達和超微 (AMD-US) 的市場需求[2]。這些動態顯示出中東地區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並可能改變未來的市場格局。
印度計劃對部分美國產品加徵關稅以反制美方鋼鋁稅,顯示其在全球貿易中日益強硬的立場,並可能影響兩國貿易協議的進展[3]。此外,美國調降對中國小額包裹的關稅至54%,此舉將惠及Shein、Temu等中國電商,並反映出美中貿易關係的微妙變化[4]。這些動態不僅影響各國的貿易策略,也可能促使企業重新評估供應鏈及市場布局,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關稅環境和貿易政策。
人民幣匯率面臨貶值壓力,但專家指出其潛在升值機會逐漸顯現,尤其是在中美貿易協議暫停徵稅後,市場信心回升,科技股交易活躍,標普500指數上漲3.2%[5]。中國農業銀行顧思蔣分析,人民幣匯率的結構性變化使得傳統貿易順差的支撐作用減弱,但隨著利差前景重構及經濟穩中向好,人民幣有望在6.8至7.3的區間內震盪,並可能開啟升值通道[6]。未來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將成為關鍵的升值觸發點,顯示出市場對科技股的防禦性表現仍持樂觀態度。
美國銀行的調查顯示,全球基金經理人對美元的減碼幅度達到19年來最高,反映出對美國資產的信心持續低迷,尤其在貿易政策影響下,儘管近期美中貿易休戰暫時緩解了經濟威脅,但投資人情緒仍然不振[7]。同時,4月的CPI數據年增2.3%,略低於預期,顯示通脹壓力有所緩解,進一步影響美元走勢,並促使美股期貨短線上揚[8]。這些因素共同顯示出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謹慎態度,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的經濟數據及政策走向。

日產重創裁員求生,台股外資連買八天;Google擴大馬來西亞投資,豐田升級電動車競爭力

日產汽車面臨25年來最慘重的財報,淨損達6,709億日元,並宣布裁員2萬人及關閉7座工廠以求生存,顯示出其在成本控制及市場競爭中的困境[9]。與此同時,台股今日上漲200點,外資連續第八天買超,特別集中於貨櫃三雄及金融股,反映出市場對於這些板塊的信心回升[10]。日產的重組計畫雖然短期內提振股價,但長期前景仍需觀察,尤其是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相對而言,台股的外資流入則顯示資本市場對於台灣企業的成長潛力持續看好,特別是在科技與運輸領域的發展。
Google (GOOGL-US) 與馬來西亞 Gamuda Bhd 簽署的重大協議,標誌著其在當地資料中心投資的擴張,總值達 10 億令吉,顯示出馬來西亞在全球數據基礎設施中的重要性[11]。此外,豐田汽車 (TM-US) 針對其全電動車型進行升級,簡化為「bZ」,並提升續航及馬力,意在強化其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特別是與特斯拉及通用汽車的對抗[12]。這些動作反映出科技與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中持續進行的競爭與合作,並顯示出企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靈活應對策略。
台積電 (2330-TW)(TSM-US) 宣布Q1配息5元創新高,並計劃斥資152億美元擴大先進產能,顯示其對未來市場需求的信心[13]。然而,台股在美中達成關稅和解的利多消息下卻出現開高走低的反轉,成交量接近4000億元,顯示投資者在利多實現後選擇獲利了結,市場情緒轉向謹慎[14]。儘管內部人增持行動反映對AI應用的期待,整體市場仍需明確的操作策略以應對未來的通膨疑慮及晶片限制的挑戰。

環宇-KY首季營收小幅下滑但年增36.36% 預期第2季業績將優於首季

環宇-KY (4991-TW) 在最新的線上法說會中透露,儘管首季營收小幅下滑至4.73億元,但年增36.36%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在光電晶圓代工領域,年增20%及季增38%表現亮眼[15]。執行長安寶信表示第2季業績將優於首季,並計劃透過調整生產價值鏈及提升RF產品的平均售價來降低風險,這顯示出公司對於市場的信心及策略調整的靈活性。隨著美國關稅變化影響有限,環宇-KY 預計全年業績將逐季成長,顯示出其在光模組需求強勁的背景下,具備持續改善的潛力。此外,未來的毛利提升規劃也將為公司帶來更穩定的成長動能。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