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4月輝達GPU進口額創紀錄 引發流向中國質疑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25-05-13 20:44

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在 4 月的 GPU 進口額達到創紀錄的 27.4 億美元。此數據由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ITA) 統計,並在 X 平台用戶 @kakashiii111 的貼文中被引用。相較於 2023 年同期,4 月份的進口額增長高達 3400%。
今年前 4 個月,馬來西亞的 GPU 總進口額已達 64.5 億美元,這已超越 2024 年全年總額的 48.77 億美元。具體來看,2025 年 1 月進口額為 11.2 億美元,2 月為 6.27 億美元,3 月則飆升至 19.6 億美元。
這種進口量的急劇增加引發了擔憂,外界質疑馬來西亞是否正成為輝達 (NVDA-US) 晶片新的轉運中心,特別是考量到美國對中國實施了更嚴格的 AI 和 HPC GPU 出口管制。有猜測認為,這可能是中國買家試圖繞過制裁的途徑。
Tom’s Hardware 上個月的一份報告指出,台灣對馬來西亞的電腦系統出口在美國對中國實施先進 CPU 和 GPU 銷售限制後不久,即 2023 年 12 月開始激增。
此外,馬來西亞公司也增加了從台灣採購零組件,包括潛在的 AI 加速器,例如輝達的 H100。2025 年 3 月,台灣對馬來西亞的電腦零件出口增至 6083 萬美元。
報告指出,這些 GPU 進口大部分來自美國公司輝達。在輝達 2025 財年第一季 (2 月至 4 月),馬來西亞的進口總額達 53.3 億美元,約占輝達該季度預計營收 430 億美元的 13%。
儘管如此,這些 GPU 的最終目的地仍不明朗。輝達的營收報告基於客戶的計費地點而非實際貨物目的地,這種新的報告方式可能導致訊息不透明,並可能引起美國監管機構進一步審查。
馬來西亞政府已表示將收緊半導體監管,以回應美國的壓力,限制先進 AI 晶片轉移至中國。此時,新加坡正在調查一批據信含有被禁輝達晶片的伺服器,懷疑是從新加坡運往馬來西亞,並疑似最終用戶為中國。
- Meta還能繼續爆發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