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成立15周年雷軍內部講話曝光!SU7 Ultra風道門引爆信任核彈 小米汽車生死局降臨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小米集團 (01810-HK) 創辦人、董事長暨執行長雷軍今 (16) 日在內部講話中說,「今年是我們小米創業的 15 週年,這是一個大日子,我們也為 15 週年準備了一系列的慶典活動。但是,三月底,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們一樣把這一切都擊碎了。我們受到了狂潮。」
他提到一位熟悉汽車行業的朋友告訴他:「造車,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難免,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場事故的影響如此之大,對我們小米的打擊也如此之大。」
雷軍表示,四年前決定造車對於汽車的品質和安全無比的重視。小米 SU7 的品質一直引以為傲,「萬萬沒有想到,這場交通事故,讓我們意識到,公眾對我們的期待和要求遠超了想像」。
他接著說:「其實此刻我才真正意識到,我們一直覺得我們是汽車業的新人,我們是一家創業的公司。但這次的事件讓我深深地理解,小米今天的規模、影響力、社會關注度都到了非常高的地方,社會和公眾要求我們去承擔一家真正的大公司行業領導者的責任。我們深刻地意識到,這是我 15 年的小米可避免的責任。」
雷軍還表示,小米不再是業界的新人,在任何產業裡面都沒有新手保護期,因此要有更高的標準和目標。「我們要在汽車安全的領域成為同檔最安全的車。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合規,也不僅僅是行業領先水平,我們要做的是作為汽車行業的領導者,做出 (超越) 行業水平的安全。」
但美國財經媒體《Fortune》最新報導指出,雷軍的艱難時刻仍未結束,市場對小米汽車的審視仍在持續。
小米汽車近期因 SU7 Ultra 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設計爭議陷入輿論漩渦。根據官方宣傳,該設計「實現前部空氣高效導流」,但車主實測發現風道未貫穿,紙巾無法被氣流吹起,引發「虛假宣傳」質疑。
小米隨後承認表述不嚴謹,將功能描述改為「輔助散熱」,並推出補償方案。未交付訂單可改回鋁製前艙蓋,花 4.2 萬人民幣選裝該裝置且已提車的用戶贈送價值 2000 元的積分。
然而,數百名車主發起退車維權,要求雷軍公開道歉,部分用戶稱「希望保持真誠」,但官方僅支持取消訂單不退定金。
此次爭議暴露小米汽車行銷策略的深層問題。先前 SU7 因「高速爆燃」事件已遭質疑誇大智駕功能,5 月 4 日更將「智駕 Pro/Max」更名為「輔助駕駛 Pro」,顯示其技術表述曾存在誤導傾向。中國工信部上月已發文要求車廠不得虛假宣傳駕駛輔助功能,強化安全驗證與告知義務。
更深層的矛盾在於小米從手機行銷轉型為汽車產業的困境。雷軍曾以「大號手機加輪子」定義智慧汽車,但汽車對安全性的極致要求與消費性電子的行銷邏輯形成衝突。這次雙風道前艙蓋爭議與去年燃爆事故,均指向小米在技術真實性與宣傳尺度上的失衡。
市場反應則呈現兩極化,消費者信任度下滑,但資本市場仍看好長期潛力。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小米 2030 年市值有望達到 2.5 兆元,德意志銀行也認為 SU7 YU7 新車型發布將扭轉近期訂單頹勢。今年首季,小米汽車銷量 7.5 萬輛,僅為年度目標 35 萬台的 21%。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若小米無法建立汽車產業所需的嚴謹溝通機制,YU7 的成敗可能將決定小米能否跨越「科技玩票」到「工業製造」的信任鴻溝。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