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遠超德日!韓製造業對美中兩國銷售占比高達24.5% 外需依賴高過內需引發擔憂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外電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遠超德日!韓製造業對美中兩國銷售占比高達24.5% 外需依賴高過內需引發擔憂 (圖:Shutterstock)

最新數據顯示,南韓製造業國內生產毛額 (GDP) 對美國和中國的需求依賴度較高,在各國需求所佔比例方面,美國的 13.7% 和中國 10.8% 的佔比最大,成為韓國製造業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專家擔心,若中美貿易衝突進一步加劇,韓國經濟恐面臨更大衝擊,專家因此呼籲政府加強刺激國內消費,實現出口目的地多元化。

《Korea Bizwire》報導,根據韓國業者總會 (Korea Enterprises Federation,KEF) 日前發布《韓國製造業國內外需求依賴現況及啟示》的報告,該國 2023 年製造業 GDP 總額為 4838 億美元,其中 58.4% 或 2824 億美元源自海外需求。這一比例遠高於全球平均 42.4%,也高於日本的 40.6%、美國的 24.1% 和中國的 29.9%。


KEF 在報告中指出,若中美貿易摩擦惡化,兩國經濟活動收縮,韓國製造業所受衝擊恐超過其他國家。韓國製造業 GDP 對海外需求的依賴程度已從 2000 年的 52.7% 上升至 2023 年的 58.4%,成長 5.7 個百分點,同期國內需求依賴度則從 47.3% 下滑至 41.6%。 

按產業來看,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電子電氣設備對外依存度最高,達 76.6%。

KEF 經濟調查本部長 Ha Sang-woo 對此表示,隨著美國關稅政策強化及全球貿易環境惡化,對外依賴度高的韓國製造業所面臨的困難愈發加劇。為了提升製造業競爭力,政府與政界應該立即採取更積極的支援措施。

報告中也對海外需求依賴度進行解釋,主要指海外需求帶動產生的 GDP,即韓國若為了生產產品從中國進口 20 個單位的中間材料,並在此基礎上追加 30 個單位的本國產附加價值,則海外需求帶動產生的 GDP 為 30 個單位。 

在報告分析的國家中,只有韓國和德國製造業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高於對內需的依賴程度。相較之下,美中日三國則維持了主要由內部消費驅動的成長模式,對外依存度均在 50% 以下。

另據《路透社》報導,由於美國大規模關稅給依賴貿易的韓國經濟帶來壓力,韓國政府周三 (21 日) 誓言對生物製藥和汽車等主要出口產業採取更多支持措施。

自美國川普政府對各類產品徵收關稅並宣布對韓徵收 25% 對等關稅以來,韓國已為汽車、晶片產業及中小型出口商準備了支持計畫。

中國遼寧省社會科學院朝鮮半島問題專家呂超則表示,在中日韓合作不斷加速的背景下,上述調查結果再次凸顯東亞鄰國之間日益增長的貿易關係和經濟互補性。「調查結果反映過去 20 年的發展趨勢,中韓經貿合作日益加強,在美國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帶來的不確定性下,這種聯繫還將繼續加強。」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