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回美製造?大摩:25%關稅還不夠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據《Investing.com》周二 (27 日) 報導,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分析師表示,對進口至美國的 iPhone 課徵 25% 關稅,不太可能迫使蘋果 (AAPL-US) 將生產線遷回美國。
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 「雖然『上市時程』是美國製造 iPhone 的一大障礙,但我們的計算顯示,25% 的進口關稅不足以成為蘋果將 iPhone 生產遷回美國的誘因。」
他們估計,在美國建造新的 iPhone 組裝廠,至少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與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再度點燃市場對關稅的擔憂,威脅將對 iPhone 課徵 25% 的進口稅。
此舉似乎是針對蘋果持續將美國市場 iPhone 的組裝從中國轉往印度的策略。
然而,摩根士丹利指出,從經濟角度來看,海外生產仍較具優勢。報告指出,「美國製造的 iPhone 成本將比中國或印度製造的 iPhone 高出約 35%,遠高於 4-6% 這個可用來抵消 25% 關稅所需的價格上漲幅度。」
該行認為,蘋果的堅持可能會付出代價。摩根士丹利警告,「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在現任政府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惡化,蘋果現在面臨關稅進一步升高的風險。」該行提出疑問:「是否要課徵 50% 關稅才足以讓蘋果把生產移回美國?」
摩根士丹利指出,他們在預測中已納入從 6 月季度之後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課徵 10-30% 關稅的情境,並估計提議中的 25% 智慧手機關稅只會讓蘋果 2026 財年每股盈餘 (EPS) 減少約 11 美分。
儘管面臨壓力,摩根士丹利認為,蘋果仍有可能透過擴大在美國的投資來化解風險,這將成為其先前宣布的 5,000 億美元投資計畫的一部分。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