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負擔!小米YU7爆單交付周期比懷孕還長 雷軍急推限時改配能否挽回信任?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小米 (01810-HK)首款純電 SUV 車型 YU7 上周四 (6 月 26 日) 發布後迅速點燃市場熱情,但隨之而來的交付周期爭議與產業連鎖反應正持續發酵。小米汽車官方訂購頁面顯示,YU7 標準版鎖單後交貨週期長達 57-60 周(約 13-14 個月),Pro 版為 50-53 周(約 11-12 個月),Max 版相對較短為 37-40 周(約 8-9 個月)。

《中國商報》報導,小米智慧製造產業基地一期專案年產能僅 15 萬輛,且 SU7 車型已佔據大量產能,二期專案雖已完成規劃驗收,但量產時間尚未明確。即便二期迅速投產,部分消費者的提車時間也可能延至明年,屆時恐「將面臨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調整,以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不確定性。
消費者俞女士的經驗頗具代表性。她上周五 (6 月 27 日) 在杭州拱山吾悅廣場店試駕後立即下單並支付 5000 元 (人民幣,下同) 定金,銷售人員明確承諾「年底提車概率達 80%-90%」,主要基於對年底購置稅免徵政策的考量。
根據現行規定,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間購置的新能源車可全額免徵購置稅,2026 年起轉為減半徵收,每輛減稅上限 1.5 萬元。若無法年內提車,俞女士需要額外負擔 1 萬多元稅金,但下單次日,小米汽車後台顯示其訂單交付週期調整為 52-55 周 (約 12 個月),與銷售人員承諾有明顯差異。
俞女士說:「App 下單全程無交貨時間提示,完全依賴銷售人員口頭答覆才下單。」
為因應爆單,小米汽車採取一系列措施。開賣後 24 小時內,準現車和客製化新車各限購 1 單,支付訂金 168 小時內可隨時修改車輛配置,超時後訂單自動鎖定且不可修改 (包括配置、車牌所有人、交付中心等資訊),定金不予退還。
但「黃牛」湧入進一步加劇交付壓力,部分急需提車的用戶選擇溢價購買轉讓訂單,也有消費者因周期過長退訂轉投其他品牌,給蔚來、阿維塔、極氪等競品創造機會。
阿維塔等車廠相關負責人周二 (1 日) 證實,門市確實推出取消訂閱補償政策,蔚來、阿維塔以抵扣車價方式全額補償,極氪獎勵積分,但強調這是終端行為而非官方策略,甚至有銷售顧問直接在小米 YU7 鎖單用戶評論區指導取消訂閱流程。
面對交付爭議,小米汽車展開主動調整。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周二發文宣布,7 月 6 日上午 10 點至 7 月 7 日晚上 12 點,鎖單用戶 (非準現車) 可參與限時改配,改配成功後將重新安排生產並調整交付預期。
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解釋稱,App 顯示的交貨時間為預估參考,將隨產線磨合提效、產能爬坡動態變化,所有訂單按鎖單順序排產,雷軍亦公開承諾全力以赴抓緊生產。
但專家指出,小米跨界加入正深刻改變競爭格局,與「蔚小理」等新勢力車廠形成直接較量,華為鴻蒙智行品牌雖因智駕優勢與小米存在競爭,但相對間接。當前主流新能源車廠正積極爭奪潛在消費群體,「近身肉搏」搶市佔已成常態。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