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中華信評展望〉上調台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3% 水泥率先走出傳統「慘」業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中華信評今 (7) 日發布「2025 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第一季科技業帶動經濟成長表現強勁,第二季受惠急單效應,因此,標普將全年 GDP 成長率預測值由 2.4% 上調至 3.3%,新台幣匯率相較去年底呈現升值趨勢,但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及全球因應措施不確定性持續為台灣經濟前景帶來壓力。近年面對中國內卷,台灣化學品、水泥、鋼鐵三大傳統「慘」業銷售量及利潤率受到衝擊,不過,水泥業有望率先擺脫頹勢,未來兩年槓桿比將趨於穩定。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華信評今 (7) 日發布「2025 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鉅亨網資料照)

中華信評首席分析師林顯勍表示,儘管半導體與其他科技相關產品提前出貨的強勁出口表現,在美國可能加徵關稅的預期下為經濟成長提供支撐,使第一季 GDP 與前一年同期相較有約 5.4% 的強勁成長,但台灣主要出口市場所面臨的關稅問題與貿易緊張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在未來幾季限制台灣的經濟成長表現。


副首席分析師陳靜儀指出,儘管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但強勁的人工智慧需求為支撐信用韌性的主要因素,預期 2025 年部分子產業成長率將超過全球 GDP 成長率。不過,科技業下半年仍有三大風險要注意。

首先,客戶執行庫存調整並提前出貨以管理關稅風險,預期 2025 年下半年的終端需求可能會下滑。其次,新台幣持續升值可能會限制利潤率的成長幅度,進而削弱台灣科技公司在亞太區的定價優勢。第三,中國成熟半導體製程積極的產能擴張,對台灣科技公司獲利能力帶來的威脅日益升高。

過去一段時間,化學品、水泥、鋼鐵三大傳統產業面臨嚴峻的營運壓力,陳靜儀表示,目前來看,化學品業的復甦速度低於中華信評先前的預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儘管中國推出經濟振興政策,但台灣化學品從中受益的機率較低。中華信評日前調降台塑、南亞、台化與台塑化等四家公司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由「twAA」降至「twAA-」,評等展望為「負向」。

至於鋼鐵業,陳靜儀指出,全球需求的復甦可能因貿易緊張局勢的不確定性加劇而受到限制,且中國供給過剩今年不太可能大幅改善,而中國鋼鐵出口量可能會持續影響台灣同業的銷售量與利潤率,受評機構評等可能會面臨壓力。

不過,水泥業今年出現轉機,由於中國水泥市場趨於穩定,因持續改善的市場紀律與下跌的煤炭價格,廠商的現金利潤率可望提升,此外,非水泥業務及中國以外地區的水泥業務所產生的穩定 EBITDA,為整體現金流提供了緩衝。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