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中華信評展望〉銀行業放款成長速度趨緩 壽險全年獲利有望轉正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中華信評今 (7) 日發布「2025 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對於台灣金融業展望,普遍持穩定的看法,其中,銀行業放款年增率略見下滑,主要受限於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持續施行;壽險業今年受到市場波動加劇干擾,前 5 月陷入虧損,不過,中華信評預估保費年成長 6%,將維持令人滿意的水準,加上下半年有股利收入及金管會暫行措施協助,全年獲利可望轉正。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華信評今 (7) 日發布「2025 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鉅亨網資料照)

首席分析師范維華表示,銀行業信用實力在總體經濟環境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仍維持韌性,不過,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具高度不確定性,台灣銀行業的放款成長速度將會趨緩,年增率較去年的 9% 下滑至 5%,銀行將因風險意識與法規相關限制而持續限縮不動產相關放款。


中華信評預估銀行業稅前平均資產報酬率 (ROAA) 約為 0.77%。范維華指出,淨利息收益率 (NIM) 在海外放款成長強勁且換匯交易減少的情況下有所改善,不過,因市場持續波動,手續費收入的成長幅度可能較為有限。此外,經濟波動加劇與潛在的不動產價格修正可能會導致認列的不良資產略為增加。

壽險業方面,中華信評預估保費年成長達 6%,其中,美元保單、利變型壽險保單商品及分紅壽險保單商品為壽險業總保費的高個位數百分比成長幅度提供支撐。然而,壽險業因高度仰賴資本利得、市場波動加劇、避險成本仍高且外匯風險顯著,台灣壽險業的 ROAA 仍將偏弱,從過往的 0.5%、0.6% 下滑至 0.3%。

從前 5 月狀況來看,雖然壽險業呈現虧損,但下半年有股利收入挹注,加上主管機關祭出暫行措施,包括資本適足率匯率採均價、提高責任準備金利率最高 1 碼為限,讓業者更有彈性的接軌,預期全年壽險業獲利仍為正數。

由於新台幣匯率強烈升值,導致壽險業外匯風險部位仍然較高,但不會大幅增加。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於 5 月快速消耗後,保險公司可能將謹慎維持合理的避險部位。

范維華指出,部分壽險業者的財務債務對獲利比可能在 2025 年弱化,但對壽險業的整體資金結構並不會造成顯著負面影響。

產險業部分,中華信評預測全年直接簽單保費成長率為 7-8%,每年續保的普遍需求與產險公司允當的風險定價為保費成長提供支撐;商業險業務、車險、旅平險與其他責任險產品為主要的成長動能。

范維華說明,產險公司謹慎的風險選擇與定價,以及新產品風險機制方面的改進為持續的核保獲利奠下基礎。預期產險公司應可管理全球貿易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持續風險,並維持穩定的獲利。

證券業 2025 年的信用趨勢將維持穩定,中華信評預估 ROAA 將介於 1.8% 至 2.0% 之間,其中,經紀業務仍為重要的營收來源,財富管理業務的貢獻度亦持續提高。

范維華表示,未來證券業可能會出現更多合併案,這對台灣證券業長期的業務穩定性有利。不過,券商之間的整合進度仍然緩慢,對短期競爭動態與市場定價紀律的影響尚不明朗。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