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獲利暴跌56% 四大因素重創競爭力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美國對中國 AI 晶片出口管制,加上來自 SK 海力士、美光 (MU-US) 等競爭對手壓力,重創南韓記憶體晶片巨頭三星獲利表現,該公司周二(8 日)預估第二季獲利將暴跌 56%,讓投資人擔憂該公司在晶片戰爭中的競爭力。

根據《商業內幕》周二報導,技術落後、客戶流失、地緣政治衝擊等多重因素重創三星競爭力。
三星則將獲利不佳歸因於美國對中國先進 AI 晶片的出口管制,公司將於 7 月 31 日公布完整第二季財報。
敗因一:HBM 技術競爭力落後
滙豐銀行 (HSBC-US) 分析師 1 月在報告中指出,三星是去年表現最差的 IT 股之一。分析師表示,該公司用於高效能運算的高頻寬記憶體 (HBM) 晶片難以追上競爭對手。
三星向輝達 (NVDA-US) 供應 HBM 晶片出現延遲,這類晶片對 AI 應用至關重要。三星的南韓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和美光 (MU-US) 現在向輝達銷售更多 HBM 晶片。
敗因二:晶圓代工客戶流失
滙豐分析師指出,三星在吸引新晶圓代工客戶方面遇到困難。在邏輯晶片領域,三星也落後於台積電 (2330-TW)(TSM-US) 這個輝達的另一關鍵供應商。
敗因三:中國競爭對手崛起
中國競爭對手如長鑫存儲科技和華為正加速生產 HBM 晶片,侵蝕三星的市場份額。
敗因四:美國關稅政策衝擊
美國對南韓的關稅也帶來挑戰。三星執行副總裁 Jaejune Kim 在 4 月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隨著關稅政策變化等總體不確定性持續擴大,需求波動預期將相當劇烈。」
周一,川普總統發布信函表示,南韓商品將從 8 月 1 日起面臨 25% 關稅,與川普 4 月 1 日宣布的水準一致。
南韓原本希望在 8 月 1 日消息傳出前獲得延期。在川普發布信函前,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談判「非常困難」。據《金融時報》報導,李在明 7 月 3 日告訴記者:「雙方對於各自想要什麼並不十分清楚。」
周二三星股價上漲 0.4%,該公司股價則過去一年下跌逾 30%。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下跌三黑K線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