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徵關稅加劇全球不確定性,企業策略調整與中美科技競爭升溫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川普加徵關稅及中美科技競爭影響全球市場,企業調整策略應對不確定性加劇
美國總統川普重申自8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對等關稅,並不會對尚未達成協議的貿易夥伴提供寬限期,這一強硬立場使市場反應平靜,投資者持觀望態度[1]。同時,中美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東南亞專家建議該地區國家應避免選邊站,並利用中美兩強的優勢來建立自主技術能力。尤其是在開源AI模型的興起背景下,DeepSeek的崛起顯示出低成本解決方案的潛力[2]。隨著全球科技競爭加劇,東南亞的中立角色將成為促進負責任AI應用的重要關鍵。
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進入關鍵期,面臨德法路線分歧的挑戰。德國及義大利急於達成協議以減少美國關稅影響,而法國則主張強硬立場,顯示出內部團結的脆弱性[3]。此外,川普對日本和南韓的25%關稅威脅使美股重挫,投資人對「TACO交易」的期待升高,認為川普可能在市場恐慌後改變立場,促使股市反彈[4]。然而,分析師警告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對經濟成長造成長期損害,特別是影響企業的投資與規劃決策,市場需密切關注未來的談判進展及其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意外促進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海外擴展,因該法案終止了美國的電動車補貼,為中國品牌如比亞迪 (01211-HK) 提供了競爭優勢,導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量年增48%[5]。同時,高盛 (Goldman Sachs) 上調標普500指數的目標,認為聯準會將提前降息,並指出大型企業的穩健表現將支撐股市,年底目標從6,100點上調至6,600點,顯示市場仍有上行空間[6]。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特斯拉 (TSLA-US) 在中國的銷售面臨挑戰,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戰對企業財測的影響及聯準會的政策走向。
美國股市在川普宣布將部分貿易夥伴的關稅上調期限延後至8月1日後,主要指數呈現漲跌互見的局面,顯示投資人對貿易衝突的擔憂仍在加劇[7]。此舉被解讀為談判仍有空間,但專家指出,與小國的協議無法改變中國的強硬立場,未來的貿易談判仍充滿挑戰[8]。隨著市場對貿易談判結果的觀望情緒加重,美元及美國經濟成長前景面臨不確定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