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面臨關稅挑戰與機遇,PCB產業轉型及出口創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面臨挑戰與機遇:PCB產業轉型、出口創新高及關稅影響分析
隨著全球電子市場逐漸回穩,台灣 PCB 業在 2022 年資本支出達到高峰後,面臨連續三年的收斂趨勢,預計到 2025 年將降至 810 億元,重點轉向 AI 伺服器產線擴充及東南亞布局[1]。儘管資本支出減少,產業整體表現仍強勁,2025 年第一季產值將達 2054 億元,年增率為 13.2%,顯示出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應對能力[1]。同時,大陸商務部將八家台灣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這一政策可能對相關企業的國際業務造成影響,進一步加劇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挑戰[2]。在此背景下,台灣 PCB 產業需加強區域布局及技術創新,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和市場需求。
台灣經濟表現亮眼,6月出口金額達533.2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3.7%,創下歷史單月新高,顯示出強勁的外需動能,尤其對美國的出口年增逾90%[3]。然而,國軍即將於明天至7月18日進行「漢光41號演習」,雖然民航局表示將盡量不影響民航機起降,但仍有7座機場可能受到影響,旅客需密切關注航班變動[4]。這一系列的經濟數據與軍事演習的交織,反映出台灣在穩定經濟成長的同時,也需妥善應對可能的運輸挑戰,未來市場需持續關注外部需求及內部運輸的協調情況。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