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全球經濟緊張加劇 中美科技貿易新格局浮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緊張局勢加劇 中美科技與貿易格局面臨重塑

中國6月CPI小幅上升0.1%,滬指重返3,500點,顯示出經濟復甦的微弱跡象,然而PPI年降3.6%則反映出原材料價格及出口壓力的挑戰[1]。同時,科技巨頭如OpenAI與美國國防部簽署合約,積極進軍軍事AI市場,顯示出產業重心的轉變,這些公司逐漸放棄「科技向善」的理念,轉而追求軍事商機,預示著未來科技與國防的深度融合[2]。這一系列變化不僅影響市場情緒,也可能重塑全球科技產業的競爭格局。
美國對多國徵收高額關稅引發美股大幅下跌,特斯拉股價重挫顯示科技股脆弱性,然而比特幣卻展現出韌性,價格回落後迅速反彈,顯示其作為制度性資產的穩定性[3]。此外,台驊控股的營收數據顯示海運市場急單動能減弱,將回歸常態化,雖然高值電子貨品出貨仍具支撐,但整體市場情緒轉向謹慎[4]。這些變化反映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即將召開的聯準會會議及美債拍賣結果,這將對市場走勢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對中國駭客的打擊行動與川普對銅進口徵收高額關稅的決策,顯示出當前國際貿易與網路安全的緊張局勢。中國駭客Xu Zewei因竊取COVID-19研究資料及入侵微軟伺服器被捕,反映出美國在保護關鍵科技與資訊安全上的堅定立場[5]。同時,川普的關稅政策使紐約銅價飆升至新高,市場擔憂成本上升將影響多個行業,尤其是消費電子與建設領域,智利等主要銅出口國也將面臨挑戰[6]。這些事件不僅影響短期市場情緒,也可能重塑全球供應鏈與貿易格局。
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對銅徵收50%關稅,這一政策雖旨在振興本土製造業,但卻可能加劇美國工廠的成本壓力,因為近一半的銅依賴進口,導致紐約銅期貨價格高於全球基準25%[7]。與此同時,台灣PCB業在資本支出上出現收斂,預計2025年將降至810億元,重點轉向AI應用及東南亞布局,顯示出產業對高附加價值的追求[8]。儘管面臨經濟挑戰,台灣PCB產業在AI需求的推動下,仍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顯示出全球供應鏈的變化與技術創新對市場的深遠影響。
三星電子因高頻寬記憶體(HBM)晶片出貨延遲,預計第二季營業利益將年減56%至約4.6兆韓元,這一情況使得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MU-US)在市場上獲得短期利好,市占率將增至20%至25%[9]。同時,微軟與OpenAI等公司聯手成立「國家人工智慧教學學院」,旨在提升教育工作者的AI應用能力,計畫耗資2,300萬美元,將於今秋啟動,顯示出科技企業在教育領域的積極布局[10]。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產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靈活應對及未來成長潛力。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宣布與至少七國的貿易決定,市場對於台灣的影響尤為關注,尤其在川普政府已對多國徵收高額關稅的背景下,台灣可能面臨10%至20%的稅率,若低於32%將有助於台股反彈[11]。此外,中國在AI領域的擴張計畫遭遇美國出口管制的挑戰,輝達晶片的供應不確定性可能使其大型資料中心計畫受阻,進一步影響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12]。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對台灣及中國的科技發展均構成挑戰。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