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美國壓力 越南持續強化措施 打擊中國商品「洗產地」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據《路透》報導,越南正強化打擊貿易詐欺與非法轉運,以確保與美國的貿易協議順利實施,並應對來自華盛頓的壓力。此舉主要針對中國商品,旨在防範其透過越南轉口,以規避美國高額關稅。

越南與美國川普政府上周達成初步協議,美方同意將對越南進口商品的預計關稅從 46% 降至 20%。然而,若商品被華盛頓認定為非法經越南轉運,則將面臨 40% 的關稅。
美國官員多次指控,越南被用作中國商品運往美國的中轉站,部分商品僅在越南獲得很少或幾乎沒有附加價值,卻標示「越南製造」,使中國出口商能利用越南較低的關稅,避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額美國關稅。
為此,越南政府將發布新法令,增訂「原產地詐欺的額外制裁級別」,並引入更嚴格的措施和檢查來預防詐欺行為。
根據 7 月 3 日貿易部的報告,越南當局已被告知要加強對輸美商品的檢查,近期檢查重點放在「有貿易詐欺風險的產品」或「受歐盟和美國貿易防禦措施限制的中國商品」。
報告舉例指出,涉及的產品包括木製家具、膠合板、鋼鐵機械零件、自行車、電池、無線耳機及其他電子產品。常見的詐欺形式包括使用假文件取得原產地證明、偽造商品原產地證明以及進口假冒產品到越南。貿易詐欺近期有所增加,主要目的是規避關稅和貿易防禦措施。
儘管協議初步達成,但仍有許多細節尚待釐清。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將如何定義「非法轉運」,以及越南必須為進口產品增加多少價值才能避免 40% 的關稅。
消息來源指出,美國正推動越南減少對中國進口零件的依賴,特別是在電子設備方面。
此外,協議何時能最終敲定也仍不明朗。根據《路透》看到的未註明日期的草案,越南政府的法令將引入更嚴格的程序,以監管公司對其貿易產品進行的原產地自我認證,並透過更多現場檢查來加強對貿易商品的審查,同時增加對原產地證書頒發的審查力度。不過,該草案目前尚未列出具體罰則,預計將在修訂或其他法律文本中添加。
自 2018 年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量幾乎翻了 3 倍,而同期從中國的進口量也大幅擴張,近年來兩者總額均約為 1400 億美元,此數據模式可能反映了部分商品的轉運現象。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