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通縮與關稅衝擊 中國央行顧問建議加碼1.5兆元人民幣刺激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包括中國央行顧問在內的多位學者表示,中國應新增高達 1.5 兆元人民幣 (約 2,090 億美元) 的刺激措施,以提振消費支出並維持匯率彈性,進而因應美國關稅對經濟成長的拖累。

據《彭博》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和另外兩位專家,在周五 (11 日) 發布的報告中指出,自 4 月美國大幅加徵關稅以來,中國經濟除了持續的通貨緊縮之外,還面臨著「新的干擾」。
為此,黃益平及前人行官員郭凱、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Alfred Schipke 等多位學者認為,中國必須採取更強而有力的逆周期措施,同時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以維持經濟穩定增長。
報告強烈建議,中國政府應在未來 12 個月內,額外投入 1 兆至 1.5 兆人民幣的刺激措施,以大幅提振家庭消費。此舉旨在減輕美國 20% 至 30% 關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害。
這項建議的規模,遠超中央目前計畫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補貼消費的 3,000 億人民幣旗艦計畫。
在貨幣政策方面,黃益平與其同事認為人民銀行仍有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的空間,並應引導銀行降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以提振對名目增長的預期,這對企業利潤至關重要。
同時,他們建議人民銀行應保持人民幣匯率「足夠」的彈性,以有效吸收未來的外部衝擊。
報告指出,長遠來看,政府需擴大個人所得稅稅基並簡化增值稅結構,作為確保財政永續性改革的一部分。此外,學者們也呼籲政府管理與中小企業貸款相關的風險,以釋放銀行能力,將新的信貸導向生產力更高的部門。
目前,中小企業的未償還貸款已超過中國 GDP 的 60%,顯著高於 2019 年的 37%,甚至超越了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曝險。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