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挑戰加劇:航空安全、貿易政策與科技產業動態影響市場情緒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面臨挑戰:印度空難調查、美國預算盈餘與貿易政策影響市場情緒
印度航空空難的初步調查報告揭示引擎燃油切斷開關的異常切換可能是導致墜毀的關鍵因素,雖然波音和通用電氣不負責任,但此事件仍引發對航空安全的廣泛關注[1]。此外,美國在6月創下270億美元的預算盈餘,主要得益於關稅收入的激增,顯示出川普關稅政策的短期成效,然而,累計預算赤字仍超過1.34兆美元,顯示財政壓力依然存在[2]。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與挑戰,航空業的安全問題與美國的財政政策都將對市場情緒產生深遠影響。
在企業表現方面,飛捷 (6206-TW) 在6月營收達4.82億元,創下三年單月新高,顯示出其在工業電腦市場的強勁表現。儘管面臨關稅和匯率挑戰,仍有望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這一利好消息推動股價上漲16%至134元[3]。同時,方舟投資(ARK)對特斯拉 (TSLA-US) 的增持顯示其對電動車產業的信心,並調整持股策略,增持Aurora Innovation (AUR-US) 425,933股,顯示出對自動化技術的重視[4]。這些動態反映出市場對科技與電動車產業的持續熱情,並可能引領相關股票的進一步上漲。
川普政府宣布將對銅進口徵收高達50%的關稅,涵蓋精煉銅,意在促進美國本土金屬生產,然而此舉可能推高供應鏈成本,影響終端製造業[5]。同時,越南對美國單方面提高產品關稅至20%表示震驚,質疑協議的公平性,專家擔憂此舉將損害美國的全球談判信譽,並可能使越南面臨更大的貿易壓力[6]。這些政策變動顯示出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的強硬立場,未來可能對全球金屬市場及貿易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輝達 (Nvidia)(NVDA-US) 本周市值突破 4 兆美元,成為首家達成此里程碑的公司。執行長黃仁勳在與川普總統會談中強調大型科技公司能克服美國關稅政策的挑戰,並支持美國半導體生產的未來展望[7]。同時,川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加拿大徵收35%關稅,意在施壓促使貿易談判讓步,並表示若加拿大公司在美國生產將不徵收關稅,顯示出美方吸引企業回流的政策意圖[8]。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美國在全球科技與貿易格局中的策略調整,未來可能影響市場競爭與供應鏈布局。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