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年最忙!關稅大限前洛杉磯港6月貨運量創史高 單月89萬貨櫃凸顯企業恐慌性搶運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最新數據顯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 7 月 9 日最終期限逼近,美國西海岸門戶洛杉磯港在 6 月迎來 117 年來最繁忙的一個月,當月處理標準箱 (TEU) 達 89 萬 2340 個,遠高於去年同期,年增率約 8%,這場罕見的「貨運狂歡」背後是企業為規避川普關稅而展開的瘋狂搶運。

這波運力上升並非單純的經濟成長所致,而是被港口高層稱為「關稅拉鋸效應」的結果,也就是企業趕在新關稅生效前搶運商品入境,尤其是節日商品和消費品補貨貨物。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 Gene Seroka 表示,數據創下歷史紀錄,但這不應被稱為爆發式成長,而是時間點變化所致。事實上,5 月和 6 月上旬進口量仍處於顯著低迷狀態。「政策時程表的頻繁變化導致貨運量也跟著波動,使得港口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如果 8 月後關稅如期上調,預計進口量將再次下滑。」
在川普宣布將中國產品關稅從 14.5% 暫時下調至 4.5%(8 月 12 日將重談) 後,美國企業紛紛抓住政策喘息期加碼進口。
數據顯示,6 月進口激增主要集中在節慶商品及消費品補貨,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當月擴大至 1147 億美元。
Seroka 說:「這並非經濟基本面驅動的成長,而是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的企業應急反應。」
關稅政策的反覆無常已讓供應鏈陷入混亂。廚房電器製造商 Yedi Houseware 總裁 Bobby Djavaheri 透露,關稅使其氣炸鍋等產品海運成本從每貨櫃 1500-2000 美元飆升至 4 到 5 萬美元。
全球貨運代理巨頭 C.H. Robinson 的 Mike Short 指出,企業被迫採取「雙軌策略」,部分客戶緊急轉向東南亞供應商,更多企業則選擇觀望。即便獲得短暫關稅延期,海運所需 20-30 天的周期仍讓許多企業不得不轉向成本高昂的空運。
供應鏈重構已迫在眉睫。ITS Logistics 營運長 Josh Allen 表示,製造基地轉移正迫使物流企業重建運輸網路。
時尚品牌 Bogg 創辦人 Kim Vaccarella 坦言,儘管將部分產能遷至越南,核心原料仍依賴中國進口,關稅壓力已迫使其縮減產品線,並暫停增產計畫。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貨運潮可能只是曇花一現。Seroka 預測,8 月後若關稅如期上調,進口量將再度下滑。美國零售聯合會警告,今年秋冬購物季的商品供應恐將面臨短缺和漲價風險。
投資分析師 John Zolidis 更指出,消費者最快本月就將感受到日用品價格上漲的壓力。隨著川普威脅對加拿大、巴西等國加徵更高關稅,全球貿易環境的持續動盪恐將為美國港口帶來更多挑戰。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