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政策反覆無常 華爾街4個月改4次預測、分析師稱這是必要之惡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根據《彭博》周二 (15 日) 報導,川普政府政策變化莫測,讓華爾街分析師預測工作陷入困境。高盛 (GS-US) 首席美股策略師今年已 4 度調整標普 500 指數目標價,創下 10 年來最頻繁紀錄。分析師形容在川普執政下做預測「如坐雲霄飛車」,卻是「必要之惡」。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政策反覆無常,分析師稱預測就像坐雲霄飛車。(圖:Shutterstock)

1 月等待川普就職前,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 David J. Kostin 對股市前景樂觀,預測標普 500 指數年底將上漲 11% 至 6,500 點。


然而他的預測很快破滅。中國 DeepSeek 技術戳破 AI 泡沫,川普推出 90 年來最嚴厲關稅措施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標普 500 一度逼近熊市。一周後川普態度轉變,隨後帶來 1980 年代以來最強股市反彈。

隨著事件發展,Kostin 在 4 個月內被迫 4 次調整目標價。彭博資料顯示,過去 10 年他平均每年僅調整 2 次。

華爾街資深人士、Yardeni Research 創辦人 Ed Yardeni 表示:「這就像坐雲霄飛車。策略師不願經常改變預測,否則會失去可信度。但在我職業生涯中,從未見過如此短時間內出現這麼多不確定性。」

華爾街集體下調預期

Kostin 並非個例。去年 12 月,彭博追蹤的 19 位策略師平均預測標普 500 今年將上漲 13% 至 6,614 點。到了 5 月,這群分析師平均下調預期 9%,調整速度比 2020 年疫情初期更快。

由於川普貿易政策仍未確定,Kostin 目前預期該指數年底收在 6,600 點,但暗示可能需要再次調整。

預測的快速變化重新引發對華爾街策略師作用的質疑。瑞銀 (UBS-US) 全球財富管理多重資產策略師 Anthi Tsouvali 坦言:「多數時候回顧年度預測都覺得好笑,但很難轉向完全不發布預測的環境。」

分析師被迫調整預測模式

在川普時代,策略師被迫修改預測模式。貝萊德 (BLK-US) 團隊曾短暫將「戰術性」投資期限從 6 至 12 個月縮短為 3 個月。Tsouvali 的團隊則開始專注個股的細部機會。

花旗 (C-US) 歐洲暨全球股票策略主管 Beata Manthey 則調整預測方法,納入戰爭和貿易政策對股市的影響指標。4 月市場劇烈波動後,他們的模型加入「地緣政治風險溢價」。

「我們當時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Manthey 說。「儘管如此,今年所有重大事件都是可預測的,只是我們低估了影響規模。」

前摩根士丹利 (MS-US) 首席美股策略師、Trivariate Research 創辦人 Adam Parker 表示,評估關稅對企業獲利的衝擊讓市場預測格外困難。

分析師在第一季持續下調獲利預期,4 月初修正次數達到經濟困難時期水準。但 4 周後,標普 500 企業獲利成長卻是預期的兩倍。

預測是「必要之惡」

前花旗策略師 Robert Buckland 認為,華爾街預測師應該對預測展現更多堅持。「多數策略師今年開始時想著『認真看待川普,但別照字面理解』,結果他們沒有堅持立場,真的照字面意思解讀了。」

富國銀行 (WFC-US) 證券股票策略主管 Christopher Harvey 是少數堅持樂觀目標的策略師,預測標普 500 全年將上漲 19%,成為華爾街最大多頭。

Ned Davis Research 首席美股策略師 Ed Clissold 稱預測為「必要之惡」,引用艾森豪總統名言:「準備戰鬥時我發現,計劃雖然無用,但規劃卻不可或缺。」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