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集體跳水 全網逾13萬人爆倉三大風險逼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加密貨幣市場近來劇烈波動,比特幣在創下歷史新高後迅速跳水,引發市場對潛在風險的擔憂。與此同時,美國通膨數據的公佈以及國際關稅局勢的變化,也為加密貨幣的未來走勢增添了不確定性。

7 月 15 日,包括比特幣、以太幣、BNB、Solana 和艾達幣在內的多種主流加密貨幣集體下跌。比特幣盤中跌幅一度超過 5%,最低下探至 11.63 萬美元,而就在前一天,它才剛創下 12.31 萬美元的歷史新高。截至當日 22 時,比特幣跌幅仍超過 3%,價格在 11.78 萬美元附近波動。其他代幣如狗狗幣跌超 6%,Chainlink 跌超 5%,Solana 和 Hedera 跌超 4.5%,BNB 跌近 3%,XRP 和艾達幣跌超 3%。
Coinglass 數據顯示,過去 24 小時內,加密貨幣市場全網合約爆倉人數超過 13 萬人,爆倉金額高達 4.93 億美元,其中多單爆倉佔 3.93 億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加密貨幣市場突然下跌主要面臨三大風險:
◆獲利回吐壓力: 近期加密貨幣漲勢過大,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
◆美國 CPI 數據影響: 美國 6 月 CPI 數據公佈在即,投資者保持謹慎,擔憂數據可能影響聯準會的降息態度,進而對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造成衝擊。
◆國際關稅變數: 美國總統川普對俄羅斯和歐盟發出的關稅威脅,加劇了市場的謹慎情緒。
加密貨幣託管公司 Bitgo 亞太區場外交易總監 Stefan von Haenisch 表示,此次下跌僅是市場過熱後的「標準回調」,並指出比特幣的下一個關鍵支撐位為 11.4 萬美元。
儘管短期波動,研究公司 Bernstein 對加密貨幣的長期「牛市」持樂觀態度。他們預測,在機構大量買入和成熟監管框架的支持下,加密貨幣的牛市將持續很長時間,並具有變革性。
Bernstein 認為當前週期與以往的炒作驅動階段不同,幾乎完全由機構主導,而散戶興趣仍相對滯後。他們預計,目前規模達 2300 億美元的穩定幣市場將推動鏈上支付的大規模採用,尤其是在企業對企業和全球匯款領域。
美國 6 月 CPI 數據與關稅影響
美國 6 月 CPI 年增 2.7%,超出市場預期的 2.6%;核心 CPI 年增 2.9%,符合預期。儘管通膨相對溫和,但已有跡象顯示關稅影響可能逐步顯現,例如服飾、鞋類、家具和床上用品價格均出現上漲。這可能意味著與關稅相關的成本壓力正開始傳導至消費者。
在 CPI 數據公佈後,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並不大,顯示市場可能已部分消化了相關預期。
關稅局勢升溫,全球貿易面臨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的關稅威脅,進一步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川普頻頻表達對俄羅斯不滿,威脅將對其徵收 100% 關稅,並可能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徵收次級關稅。
同時,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也傳出新消息。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表示,如果美歐貿易談判失敗,歐盟準備對價值 720 億歐元(約 84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反制關稅,清單主要包括飛機、機械、汽車、化學品和醫療設備等高價商品。此前,歐盟已批准了涉及價值 210 億歐元美國商品的第一套反制方案,但為談判留出空間而暫停實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表示將對美關稅反制措施暫停期限延長至 8 月初,但這在歐盟內部引發質疑,部分成員國認為川普威脅對歐盟出口商品徵收 30% 關稅「絕對不可接受」,並呼籲歐盟準備「使用工具箱中的所有工具」來應對美國的關稅。
加密貨幣市場的劇烈波動,反映了其固有的高風險特性,同時也受到宏觀經濟數據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
- 上課抽比特幣:現貨交易高手養成班開課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