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iPhone 17規格升級 凱基投顧看好台廠供應鏈受惠
凱基投顧
蘋果 Apple 秋季發表會進入倒數,屆時預計將推出 iPhone17 系統新機,凱基投顧預期 iPhone 17 的主要規格升級,將有利於應用處理器 (AP)、相機鏡頭、散熱與電池相關供應商,2025 年預估備貨量達 8,000-9,000 萬支,但下半年 iPhone 17 規格升級的吸引力仍有待檢驗,因為預期消費者可能傾向等待 2026 年 AI 手機或摺疊 iPhone 上市。
凱基投顧指出,蘋果預期將推出四款 iPhone 17 新機,iPhone 17 與 iPhone 17 Air 處理器將升級至 A19 晶片、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機種則升級至 A19 Pro 晶片,皆採用台積電 3 奈米製程;鏡頭方面,全系列前鏡頭升級至 2,400 萬畫素,Pro 系列潛望鏡頭由 1,200 萬升級至 4,800 萬畫素,三顆後鏡頭皆達 4,800 萬畫素,並支援 8K 錄影、前後鏡頭同時錄影等功能;新導入的 VC 散熱設計,則將運用 Pro 系列手機,以解決晶片在未來高效能應用下散熱效率不足的問題;電池容量預期將較前一代提升 9-10%,機殼材質部分,Pro 系列將改回較具成本優勢的鋁金屬,iPhone 17 Air 將採用鈦金屬設計;組裝部分,因鴻海擴大印度產能以降低關稅風險,預期 2025 年的組裝比重將超過 60%。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方面,上半年出貨量年增 0.8%至 5.97 億支,其中以蘋果、聯想與華為成長較強。凱基投顧表示,儘管目前智慧型手機未被正式納入美國關稅範圍,但考量硬體功能升級有限與 AI 應用未有突破,預期換機動能將相對疲弱,保守看待 2025 年智慧型手機需求。但若美國關稅課徵將因成本上升可能轉嫁至零售價格,或因通膨壓縮消費者預算,將進一步衝擊需求,因此將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由原估年增 3% 下修至 1%。
此外,iPhone 因其美國市場占全球出貨量比重達 30–35%,預期受關稅影響程度將高於其他品牌,同時因 iPhone 17 的升級有限,加上 Apple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平台功能的 Siri 延後至 2026 年推出,削弱今年產品吸引力,預期 2025 年 iPhone 出貨量成長性仍弱於整體產業;反之,因預期蘋果用戶引頸盼望 AI 手機與摺疊 iPhone 的推出,2026 年需求展望可望較為正向。凱基投顧建議投資人可聚焦應用處理器 (AP)、鏡頭、VC 散熱設計相關供應商及組裝廠,將是 iPhone17 升級的主要受惠廠商,但仍需注意消費需求、零組件價格變化及關稅議題等影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