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造就動盪 害MBA更難找頭路
台灣銀行家
丁學文
MAGA 政策搖擺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大亂,投行與創投陷入空窗期,MBA 也不再是就業保證,反倒是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領域人才需求強勁。
川普回歸,有望重振美國製造業和軍工產業的繁榮。但全球動盪造就不確定性,讓人才與金融也深陷其中。
6 月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直言,當今美國年輕一代面臨的糟糕就業環境,就是因為川普這個任期的政策搖擺。紐約聯邦準備銀行(New York Fed)數據更顯示,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在 22% 至 27%,比 2008 年金融海嘯水準還糟糕。事實上,中國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中國智聯招聘網顯示,2024 年中國碩博士畢業生求職的錄取率為 44.4%,較 2023 年下滑 12.3%。
如今連哈佛大學都差點被禁止招收留學生,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是理所當然、不動如山的?全球化退位、地緣政治緊張加上資本市場的冰火兩重天,已經讓人才和金融的流動亂了套,一下子顛覆了過去幾十年我們習以為常的運作邏輯。過去,有人開玩笑說 21 世紀最貴的是人才,現在才發現 21 世紀貶值最快的也是學歷。
沒錯,今年,很多美國頂尖商學院都推遲了年度報告公布,其中包括了 MBA 畢業生的就業數據,在美國前 15 名的 MBA 商學院中,3 個月內找到工作的比例下降了 6 個百分點,與過去 5 年的平均值相比,則下降了 8 個百分點。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讓人意外,2022 年左右,該校 82% 的畢業學生在畢業時就找到了工作,93% 的學生可以在 3 個月後找到工作,但 2024 年,這一數字分別變成 62% 和 77%。現實情況可能比看起來的還要糟糕,很多學生可能選擇創業,但現在的創業環境大不如前。
美國的 MBA 商學院一直以來褒貶兩極,有些人認為商學院應該為資本主義的一切弊端負責,還有人指責 MBA 畢業生是無能的資本家,馬斯克(Elon Musk)曾對管理大公司的 MBA 數量之多感到遺憾。然而,毋庸置疑,過去 30 年,美國 MBA 畢業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財星》雜誌將哈佛 1949 屆的畢業生稱為「金錢垂青的一代」;1982 屆的畢業生則包括了 JP Morgan 老闆 Jamie Dimon、通用 GE 前老闆 Jeffrey Immelt 和著名投資者 Seth Klarman。S&P 500 指數中近一半的公司是由 MBA 畢業生管理的。那是一口深厚的威望之井,但它必須透過畢業學生找到好工作來不斷補充,畢竟,商業成功才是商業教育的主要目標。但最近的就業數據顯示:MBA 學歷已經不是成功的保障了。
眾所周知,資本市場吸收了最多一流 MBA 畢業生。但今年以來,進入資本市場工作的 MBA 學生比例有所下降,曾經,很多人用一個方程式來描述一條 MBA 學生的飛黃騰達路徑:「2+2+2」,只要可以在投資銀行、私募股權和商學院都待上 2 年,那你就踏上一個薪水豐厚、速度極快的跑步機。
為什麼會這樣?事實上,隨著川普端出 MAGA,美國正在重新工業化,加上人工智慧的獨領風騷,矽谷的科技巨頭不再青睞 MBA 商學院畢業生,本來美國攻讀商業領域碩士學位的學生數量大約是攻讀工程碩士學位學生數量的 4 倍,但隨著政經情勢的變化,情況已經明顯反轉,商學院畢業生早就沒有辦法和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領域的畢業生相媲美,他們面臨的風險正和現在這個時代的距離越來越遠。
不只 MBA 的商學院畢業生進退維谷,資本市場賴以為生的金融流動也面臨枯竭,這讓安排併購(M&A)和首次公開募資(IPO)的投資銀行領域,已經成為經濟不確定性的第一個犧牲品,全球 M&A 早就停滯不前,IPO 也被紛紛推遲。如果不確定性對資本市場是個壞消息,那他們的客戶情況更糟。自 2022 年的升息以來,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成為資本市場第二個犧牲者,它們一直在努力出售手上的投資組合,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在逐步退還它好不容易募集而來的資金。越來越多的私募股權機構變得又大又笨重,金融危機之後的黃金時代:利率低迷、債務便宜,估值上漲早已一去不返。甚至在川普端出關稅報價單之前,私募股權籌資已經放緩,2024 年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資產已經下跌到 4.7 兆美元。最大型的私募股權機構選擇多元化轉向私人和其他結構性產品設計。
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人也開始盡顯遲疑,市場的波動以及經濟衰退的陰影肯定沒辦法讓投資人安心,他們對私募股權的退出策略更是充滿質疑。美國私募股權產業的最大金主,也就是各大學的捐贈基金也不再揮金如土,事實上,常春藤聯盟大學捐贈基金的 1,900 億美元中,曾經有近 40% 投資於私募股權,但川普對學術界的攻擊,包括對科研補助和大學免稅的威脅,都給私募股權募資帶來了壓力。常春藤聯盟院校已經開始積極出售手上的私募股權投資份額,私募股權基金繼投資銀行的腳步迎來了冬天。總而言之,全球動盪造成了資本市場的反轉,資本市場起伏讓美國投資銀行和私募股權囊中羞澀,也讓 MBA 商學院畢業生有志難伸,陷入一個進退維谷的境地。(作者為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美國康乃爾大學財務金融碩士)
來源:《台灣銀行家》18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