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港股盤後〉恒指科指齊揚 生物醫藥、鋼鐵與蘋果概念股領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股周二 (5 日) 集體上漲,恒生指數與恒生科技指數雙雙收升。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 0.68%,報 24902.53 點,恒生科技指數收漲 0.73%,報 5521 點,國企指數上漲 0.65%。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恒指科指齊揚 生物醫藥、鋼鐵與蘋果概念股領漲(圖:shutterstock)

盤面上,不同板塊表現分化,但整體趨勢向好。生物醫藥概念股表現強勢,其中君實生物大漲超過 33%。這一板塊的走強得益於央視新聞報導國家醫保局支持腦機接口等新技術進入臨床並收費,並已建立「新上市藥品首發價格機制」以鼓勵藥品研發創新。


鋼鐵股漲幅居前,馬鞍山鋼鐵股份上漲超過 15%。信達證券研報指出,儘管鋼鐵行業現階段面臨供需矛盾與利潤下行,但伴隨系列「穩增長」政策縱深推進,鋼鐵需求總量有望在房地產築底企穩、基建投資穩中有增、製造業持續發展、鋼鐵出口高位等支撐下保持平穩或甚至邊際略增,反觀平控政策預期下鋼鐵供給總量趨緊且產業集中度持續趨強,預計鋼鐵行業供需總體形勢有望維持平穩。

蘋果概念股走高,比亞迪電子上漲超過 7%。這主要受蘋果公司第三財季營收增長超預期的利好影響,其截至 6 月 28 日的財季營收同比增長 9.6%(自 2021 年 12 月以來最快增速),達到 940 億美元,遠超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測的 893 億美元,且得益於中國市場對 iPhone 及相關產品需求的回升。

科技股漲跌不一,聯想集團大漲超過 5%,嗶哩嗶哩和快手漲超 2%,而小米集團則跌幅居前。

南向資金淨買入超過 234 億元,顯示出資金對港股市場的積極配置。

在宏觀經濟層面,標普全球中國七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升創 14 個月高位,新出口業務指數三個月來首次擴張,帶動新業務指數升至一年高點,同時也推動用工增加和價格指數上升。這些數據對市場情緒產生正面影響。

然而,市場對於政策面的影響存在不同解讀。官媒確認對境外證券賬戶追繳稅款的舉措,並結合本週五即將實行的國債利息恢復徵收增值稅,這些措施有望推動資金流向在岸股市。不過,倫敦 GlobalData TS Lombard 公司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廖敏雄認為,對國債徵稅主要針對機構投資者,這可能會導致資金流向其他現金類資產,不一定會流向風險資產,這本身解決不了國內「資產荒」的問題,其影響可能比較間接和有限。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