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大爆發!廣東重啟購藥實名制 防疫再現新冠既視感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綜合外電
由於中國屈公病疫情急遽升溫,廣東省恢復了一些新冠疫情時期的衛生控制措施,包括購買藥品需實名登記、恢復大規模檢測、要求報告旅行史以及進行社區消毒。

疫情最嚴峻的廣東佛山,短短一個月累積病例已超過 6,500 例,因此祭出嚴格措施,要求轄區內所有零售藥局,必須嚴格執行藥品銷售的登記報告制度。民眾若購買被列入重點管控的 47 種用於治療發燒、皮疹、關節痛等症狀的藥物,包含各式感冒藥、連花清瘟膠囊、板藍根及其兒童劑型等,皆須提供個人資料。
目前當局尚未有任何跡象顯示會採取類似新冠疫情期間重創中國經濟的嚴格封鎖措施。然而,在微博和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媒體上,這些健康限制措施已引發一波從焦慮到嘲諷的貼文。許多人將限制購藥的規定比喻為重返「清零政策」時代——當時中國與世界隔絕了 3 年。那段期間的嚴厲應對措施,包括強制檢測與集中隔離營,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
有人稱這是「熟悉的套路」,有人說是「回到 2020 年」,也有人問是否又要開始一場新的運動。
衛生專家對於疫情時期的追蹤與社交距離措施是否適用於此次疫情表達了質疑。
非營利研究機構 RTI 國際的資深流行病學家比桑齊奧(Donal Bisanzio)表示,屈公病的疫情控制,應著重於媒介管理與減少人與蚊子的接觸,而非採用針對新冠肺炎所建議的那種措施。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康敏表示,,疫情已有穩定跡象,上週新增病例數量低於前一週。然而,康敏在接受國家媒體央視訪問時指出,由於廣東與國際接軌頻繁,加上正值汛期,為蚊蟲滋生提供了理想環境,因此「疫情防控仍面臨複雜而嚴峻的挑戰」。
佛山展開為期七天的滅蚊行動,包括消毒、動員社區清理積水,以及推廣使用紗窗與蚊帳。
據當地媒體報導,未清理積水的旅館、餐廳和企業可能面臨最高 1,000 元人民幣(約 139 美元)的罰款。在重災區之一的樂從鎮,居民上週接受了為期三天的大規模檢測。一些村莊還要求居民每天在同一時間點燃蚊香,以加強驅蚊效果。
雖然屈公病最早於 1952 年在非洲被發現,但這種經由媒介傳播的病毒對中國而言相對較新,首宗輸入病例直到 2008 年才被記錄。儘管大多數感染症狀輕微,但廣泛的防控措施仍令民眾擔憂其對日常生活造成潛在干擾與不便。
此次疫情已促使中國至少另外兩個城市採取類似疫情時期嚴格防控的措施。福建省的福州與泉州兩市,開始要求來自佛山的旅客進行為期 14 天的「自我健康監測」,留意是否出現如發燒、頭痛與關節疼痛等症狀。若出現上述症狀,民眾需「立即就醫並主動說明旅遊史」。
據彭博社看到的一份通知,深圳部分社區要求返深人員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相關症狀,須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並主動提供過去 14 天的旅遊史。
儘管該病毒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若蚊子叮咬了感染者後再叮咬其他人,仍可能造成病毒擴散。
針對屈公病疫情嚴峻,台灣疾管署將當地旅遊疫情建議由第 1 級「注意」,提升為第 2 級「警示」,提醒民眾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措施,若前往,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攜帶防蚊液。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將中國旅遊警示上調為二級,建議民眾加強預防措施、接種疫苗。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