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全世界瘋搶以太坊!ETH巨鯨下跌掃貨、機構持續加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剛過去的周末,以太坊(ETH)市場經歷了一輪明顯回調,但這對巨鲸來說卻成了絕佳的入場時機。其中,單一地址最高持股近 8 萬枚 ETH。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全世界瘋搶以太坊!ETH巨鯨下跌掃貨、機構持續加碼。(圖:Shutterstock)

數據顯示,過去 30 天內,持有至少 1 萬枚 ETH 的「大型巨鯨」(mega whale)地址數量大幅增加,新增超過 200 個此類巨鲸地址,背後涵蓋交易所、大型托管機構及交易所交易產品(ETP)等多類主體。


Arkham 數據還披露,有一個神秘地址僅用三天時間,透過 Galaxy Digital 的場外交易渠道轉入高達 79,461 枚 ETH,市值超過 2.8 億美元。

如此大手筆的買入行動,彰顯市場對 ETH 長期價值的強烈信心,同時為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與動能。

ETH 現貨 ETF 資金流入創新高、政策推動華爾街擁抱以太坊

這波掃貨熱潮不僅限於散戶,還有傳統金融巨頭積極布局。

以貝萊德 (BLK-US) 為代表的資產管理機構,正迅速加碼以太坊持倉。其推出的以太坊現貨 ETF(ETHA)在過去十個交易日連續吸引淨流入資金,總額高達 17 億美元。

Dune 數據平台指出,近 30 天以來,所有以太坊 ETF 持倉的 ETH 數量增長超過 40%,顯示機構買盤已進入高速擴張期。

除了資金與市場熱情,政策面變化亦成為推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發布的《加密政策報告》及「Project Crypto」計畫,明確展現美國政府推動金融鏈上化的決心,意圖在全球數字金融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多家華爾街銀行經過深入研究,最終選擇以太坊作為未來金融底層基礎設施,凸顯 ETH 不再僅是加密貨幣,而是未來全球數字經濟的重要資產。

散戶與機構的 ETH 換手潮悄然進行、ETH 成為全球金融體系核心資產之一

目前比特幣約有 12% 供應量掌握在上市公司、ETF 及機構手中,而以太坊機構持有量僅約 5.2%,且 ETH 仍有通脹機制,顯示機構佈局仍有巨大成長空間。

這反映出當前正處於一個資產結構調整期:散戶被逐步震出,機構加速入場佈局。

未來散戶持有比例將逐漸減少,機構籌碼則不斷攀升。這場無聲的「資產重新分配」正在悄然上演。

從鏈上數據到政策走向,種種跡象都指向一個趨勢:以太坊正如比特幣一般,逐步進入主流金融體系,但走出一條獨特道路,成為美國與華爾街新金融秩序的核心底層架構。

儘管 ETH 由去中心化社群流向主權資本與機構手中,引發去中心化程度的討論與擔憂,但不可否認的是,以太坊正成為全球主流金融不可忽視的重要資產,未來金融生態中的角色日益關鍵。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