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中國為「新型競爭對手」 經濟本質與西方迥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表示,過去美國在經濟方面有同盟國這樣的競爭對手,在軍事方面有蘇聯這樣的競爭對手,然而,中國是一個新的存在,既是經濟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是軍事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

在接受日媒專訪時,貝森特強調,中國經濟與西方國家及亞洲民主國家有著根本的不同,其經濟政策的本質是創造就業崗位,而非利潤目標。
貝森特進一步指出,他們認為很多中國產品的銷售價格低於生產成本,且中國的製造業從政府獲得了巨大利益。他還表示,如果他是日本或南韓的相關部門,可能會對新冠疫情危機期間中國增強產能感到擔憂,這種增產動向正在向價值鏈的上游移動。
談及川普政府的經濟政策時,貝森特表示,其有稅收、貿易和監管放寬三大支柱。他解釋,貿易政策轉向關稅的真正原因在於重新平衡國際收支,將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和生產基地帶回美國,並促進公平貿易。他預期,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稅應該像冰塊一樣融化消失,如果生產基地回歸美國,進口量減少將有助於糾正國際不均衡。
儘管日美關係非常緊密,但在貿易平衡方面,貝森特承認與其他盟友和中國等國家一樣,美日貿易平衡在過去 40 到 50 年裡被打破。
他提到,日美雙方已同意將日本汽車關稅從 27.5% 降至 15%,生效日期可能參考與英國的協議。貝森特強調,經濟安全保障就是國家安全保障本身,日美貿易和投資協議將成為「黃金產業同盟」的中心軸,使兩國利益更加一致,並成為經濟增長和安全保障的中心。
在國際收支失衡問題上,貝森特指出主要有三個原因:貿易條件、財政赤字以及貨幣匯率水平。他強調,美國財政部每年都會編制匯率報告,判斷是否存在匯率操縱現象,而只要不存在匯率操縱,貨幣匯率應交由市場來決定。
關於美元政策,貝森特闡釋「強勢美元」並非指表面上的價格行情,而是指繼續使美元維持軸心貨幣地位的政策。這透過吸引海外資本投資美國廣泛的金融資產 (包括國債、私募股權和七巨頭),並將海外資金引導至能夠促進製造業回歸美國的直接投資來實現,同時推動放鬆監管並將減稅措施常態化。
他補充,「大而美」法案 (OBBB 法案) 旨在將美國打造成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地點。儘管內投資增加和減稅可能引發對美國經濟過熱的擔憂,但貝森特澄清這僅是將 2017 年稅改的減稅措施永久化,且正在實施大規模支出削減,將有助於縮小財政赤字和經常帳戶赤字。
對於聯準會的未來,貝森特表示下一任主席必須是能夠獲得市場信任、分析複雜經濟資料,並具備管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達成共識的能力。此外,還需能夠不依賴過去資料,敏銳預測未來。他擔憂貨幣政策獨立性可能受到威脅,並認為下一任聯準會主席還需要是一個能夠全面檢驗組織的人。儘管川普總統表達了加速降息的看法,貝森特表示聯準會的獨立性最終仍會得到維護。
貝森特也提及關稅的第三個理由是作為外交政策的談判工具,例如向印度徵收高關稅以迫使其停止購買俄羅斯原油。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