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宇樹科技王興興:機器人AI猶如「ChatGPT前夜」

鉅亨網新聞中心


宇樹科技 CEO 王興興本月參加 2025 世界機器人大會,並發表了對機器人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的演講。他指出,儘管近年來機器人行業發展迅猛,但其核心挑戰依然是「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的發展。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宇樹科技王興興:機器人AI猶如「ChatGPT前夜」(圖:shutterstock)

模型與架構的統一瓶頸 

王興興認為,當前機器人行業存在過度關注數據而對模型關注不足的問題。他直言,最大的瓶頸在於目前的機器人模型架構不夠好且不統一,這導致即使擁有大量優質數據也無法有效訓練和應用。

他以人工智慧 (AI) 大語言模型的發展為例,指出人形機器人的 AI 能力目前約處於「ChatGPT 誕生前的 1-3 年」階段。

他解釋說,就像 ChatGPT 問世前語音 AI 已發展十多年,但一直被認為「愚蠢」且「弱智」,直到臨界點的到來才徹底改變了人們的認知。人形機器人 AI 目前尚未觸及這個臨界點。

王興興預計,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 時刻」,即能像人類一樣在陌生環境中順暢執行隨機指令的突破點,最快可能在未來 1-2 年或 2-3 年內出現,最慢則在 3-5 年內。

未來技術重心與通用型機器人願景 

展望未來 2-5 年,王興興表示智能機器人技術的重心將是統一、端到端的智能機器人大模型的實現,以及更低成本、更高壽命的硬體、超大批量的製造能力,和低成本、大規模算力的普及。

宇樹科技的願景是打造可以綜合執行多種任務的通用型人形機器人,使其能夠應用於工廠、表演、家庭等各種場景,而非局限於單一功能。目前,包括王興興本人在內的絕大多數宇樹員工,都在為訓練機器人適應並執行各類工作任務而努力。

從表演到「真正幹活」的轉變 

王興興透露,他曾是最堅決反對開發人形機器人的人,宇樹直到 2022 年才在 ChatGPT 等 AI 技術的顯著進步以及馬斯克等尖端技術倡導者的影響下,加上客戶直接提供訂單,才開始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

他解釋說,目前展會上人們看到的人形機器人多以跳舞、格鬥、跑步等表演和展示為主,這既是為了滿足大眾需求,也反映了當下讓機器人大規模且有實際價值地「幹活」還不太現實。

儘管宇樹去年已與汽車工廠合作部署機器人執行一些固定工序,但行業內普遍的期望是機器人能真正地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王興興強調,宇樹科技的最終目標是讓機器人「真正地幹活」。他預計,實現機器人「真正能幹活」的技術突破,快則 2-3 年,慢則 3-5 年,但大概率不會超過 10 年。

市場前景與「機器人稅」構想 

從出貨量的角度來看,王興興對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充滿信心。他預計,未來幾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有望每年翻一番。如果有更大的技術突破,甚至可能在未來 2-3 年內達到年出貨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台的規模。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 IDC 的報告,2024 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商用銷售出貨量約為 2000 台,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6 萬台,複合增長率高達 95.3%。美國銀行的相關研報則預計,2025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可能達到 1.8 萬台,並在 2030 年達到 100 萬台,2035 年達到 1000 萬台。

此外,王興興還提出一個大膽的構想:未來當機器人真正能夠大量工作時,國家可以考慮對機器人徵收「機器人稅」。他認為這將深刻改變整個社會對機器人的觀念。

例如,機器人創造的價值中可直接按比例納稅,甚至未來允許機器人在荒地開荒種地時,其部分產出可直接上交國家。他強調,這項提議的前提是機器人能像人一樣執行更多任務,這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

王興興也指出,目前 AI 人形機器人行業受到高度關注是把「雙刃劍」,高關注度帶來更多資源的同時也加劇了競爭。對宇樹科技而言,最本質的任務仍是持續打磨產品,提供更好的價格、功能和售後體驗,以此在全球廣闊的市場中確立自身的立足之本。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