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市大地震!關稅與成本暴增下 僅豐田福斯現代上半年賺逾50億美元 日產連虧4季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截至周四 (14 日),包括豐田、福斯、BMW 與現代在內 10 餘間國際主流車廠相繼揭露今年第二季及上半年財報,最新財務數據均顯示全球汽車業正面臨嚴峻挑戰。

在市場競爭加劇、政策變動等多重壓力下,僅豐田、福斯和現代三家車廠上半年淨利突破 50 億美元門檻,而包括福斯、BMW、賓士在內的多家主要車廠淨利則年減 20% 至 60%,部分車廠甚至陷入虧損。
德國車廠成為業績下滑「重災區」。福斯今年上半年營收 1584 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持平,但營業利潤驟降 33% 至 67 億歐元,稅後淨利跌逾 38% 至 44.77 億歐元。此外,福斯還將全年預期下調,直言美國上調進口關稅導致 13 億歐元損失,加上軟體重組費用及碳排放法規支出形成多重拖累。
賓士第二季營收年減 9.8% 至 331.53 億歐元,淨利暴跌 68.7% 至 9.57 億歐元,拖累上半年營收下降 8.6%、淨利腰斬至 26.88 億歐元,另一豪車巨頭 BMW 則維持全年預期,但上半年營收年減 8% 至 676.85 億歐元,淨利 40.15 億歐元,年減 29%,預警關稅將顯著影響後續業績。
日本車廠同樣陷入困境,豐田預估明年 3 月為止的 2025 財年淨利將年減 44% 至 2.66 兆日元,主要受美國關稅及日元升值衝擊。
至於其他日本車廠,本田第一財季淨利年減 50.2%,日產更連 4 季虧損,今年 4 至 6 月淨虧損 1157 億日元,營收年減 9.72%。
南韓現代汽車則呈現「增收不增利」態勢,第二季營收成長,但淨利年減 22% 至 3.25 兆韓元。
成本激增成為全球汽車業共同痛點。美國電動車及零件加徵的新一輪關稅持續發酵。福斯旗下保時捷上半年因此額外支出 4 億歐元,通用單季關稅成本達 11 億美元,福特支付 8 億美元關稅費用,並下調全年利潤預期至 65-75 億美元區間。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雖實現本土化生產,仍因零件採購成本增加承受 2 億美元損失。在更廣泛的原料漲價潮中,鋼鋁等關鍵原料的高關稅推動生產成本飆升,迫使車廠普遍漲價應對。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政策變動對全球產業鏈形成連鎖反應。除直接關稅成本外,匯率波動、合資企業收益減少等因素進一步加劇績效壓力。
分析師指出,在電動轉型與地緣政治博弈的雙重考驗下,車廠亟需透過供應鏈重建、區域市場平衡及成本控制實現突圍。當前嚴峻的財務表現已為全球汽車業敲響警鐘,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競爭力將成為未來數年的核心命題。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