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蘋果獲利邏輯大翻新!美銀:兩大因素驅動轉變下 服務業務明年毛利率首超iPhone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美國銀行美 (BAC-US) 上周五 (15 日) 發布的研究報告揭示蘋果正在經歷的一場深刻變革,獲利核心正從硬體銷售悄悄轉移到服務業務。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蘋果獲利邏輯大翻新!美銀:兩大因素驅動轉變下 服務業務明年毛利率首超iPhone(圖:Shutterstock)

報告中估算,從 2025 財年起,服務業務將將貢獻蘋果年度毛利的 42%,取代 iPhone 成為蘋果公司最大的毛利貢獻者,而 iPhone 的貢獻比例為 41%,這是服務業務史上首次超越,而這一差距也將持續擴大,到 2027 財年,服務業務的貢獻將達到 44%,iPhone 則降至 39%。


美銀指出,這項轉變主要受兩大因素驅動,一為更高的利潤率,以 2025 財年第三季數據為例,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 75.6%,而產品業務毛利率僅 34.5%,服務業務的獲利能力遠超硬體;二是更快的成長速度,美銀模型預測未來幾年服務收入將以約 12% 的「低雙位數」年增率持續成長,而 iPhone 收入成長率預計為約 6% 的「中個位數」。

這一轉變意義非凡,更快的收入成長加上更高的毛利率,使得服務業務對蘋果年度毛利金額年增成長的貢獻將超過產品業務,且由於服務業務利潤率高且週期性低,利潤貢獻的增加讓蘋果贏得更高的估值倍數,這也是美國銀行維持蘋果 250 美元目標價和「買進」評等的關鍵邏輯。

從獲利品質來看,iPhone 銷售具有「週期性,易受產品發布週期和宏觀消費環境影響,而服務收入被視為「長期性」,成長更加穩定和可預測。

隨著公司整體毛利率因業務組合優化穩步邁向 50%(過去十年多在 4 成附近徘徊),更高比例的利潤來自穩定、高利潤率的服務業務,這將使公司的現金流和獲利彈性顯著增強。

報告中也說,更高比例的毛利來自更穩定且長期的收入來源,也就是服務業務,理應獲得更高的估值倍數。

基於上述分析,美銀分析師 Wamsi Mohan 團隊重申「買進」蘋果,並維持 250 美元的目標價。這一轉變不僅預示著蘋果獲利結構的重要調整,也反映出在科技業發展過程中,軟體和服務業務逐漸成為企業獲利的關鍵成長點,蘋果在這一轉型浪潮中的戰略佈局和業務發展備受關注,未來獲利表現和市場價值走向也將成為產業的重要風向球。



Empty